學院師資力量強,專任教師中75%以上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實驗教學資源豐富:琴房59間,模擬演播廳4間,廣播播音語音間17間,排練廳1間,錄音棚1間,服裝制作室2間,化妝實驗室1間,形體教室6間,攝影實驗室2間和400座實驗劇場1個。建有校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
學院本著“以專為主、一專多能”的培養原則,大膽探索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以“師生同臺,業務展演”為平臺,以演促學、以演促教,突出強調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各級各類專業大賽中屢獲佳績。近幾年,畢業生學位授予率保持在92%以上,就業率96%以上。學生考研成績顯著,先后多名同學考取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高校。2012年榮獲中國播音主持網主辦的“全國十大我最喜歡的播音主持院?!?。
1、表演 本科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①表演(戲劇影視表演)
培養規格與目標:
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誠信品質。掌握表演藝術基礎理論,創造角色的方法,熟練掌握運用內外部表演技巧在舞臺上和影視屏幕上創造藝術形象。有正確的審美觀和一定的文學、藝術欣賞水平。畢業后能在電臺、電視臺、影視制作單位及藝術表演團體從事影視表演相關工作。
培養模式與特色:
以“師生同臺,業務展演”為平臺,通過展演師生相互技藝學習,共同提升實踐能力。
培養質量與就業:
近三年,畢業率保持在92%以上,就業率96%以上,再每年一度的重慶大學生戲劇節中,學生參賽劇目均獲得好成績。2015年學生參賽話劇《厄爾尼諾報告》、《桃花滿天紅》和小品《糾察》三部作品均獲優秀演出劇目、優秀演員、優秀指導教師獎,話劇《厄爾尼諾報告》應邀在重慶大劇院面向全市進行多場公演。2016年3月湖南衛視《一年級》欄目組在該專業挑選了多名錄制演員。學生畢業生夠多在藝術團體、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②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
培養規格與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與媒介素養,了解廣播電視新聞工作的方針政策與法規具有良好的,掌握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編導、播音、主持節目及采訪寫作、攝錄、制作的基本能力。畢業后能在廣播電臺、電視臺、文化傳播公司等從事相關工作。
培養模式與特色:
以“師生同臺,業務展演”為平臺,通過展演師生相互技藝學習,共同提升實踐能力。
培養質量與就業:
近三年,畢業率保持在94%以上,就業率達98%,學生在各類專業技能比賽中成績顯著,獲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獎項20余項。該專業方向畢業生多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劇院(團)、文化傳播公司、社會禮儀公司、藝術院校及相關文化部門擔任播音及欄(節)目主持、教學、藝術創作等工作。
2、音樂表演 本科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①音樂表演
大一大二修完專業基礎課,大三根據學生的不同發展方向分流為:聲樂表演方向、器樂表演方向、鋼琴表演方向、通俗音樂等方向。
培養規格與目標:
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誠信品質。掌握音樂表演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寬闊的藝術視野和舞臺實踐能力。畢業后能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學校、社會文化等部門從事表演、教學及其它工作。
的工作。
3、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服裝與化妝) 本科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培養規格與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能夠較準確地進行色彩診斷與運用、能綜合運用化妝、發型、服飾搭配、形體禮儀、色彩診斷等技能技巧,具備對人的形象進行整體設計的能力。畢業后能在時尚產業部門設計、教學、編輯、管理等工作。
培養模式與特色:
采取“依據標準、項目導入、實境訓練”的教學模式,以賽帶學、以賽帶訓,工學結合。
培養質量與就業:
近三年,畢業率保持在95%以上,學位授予率98%。畢業后可在形象設計工作室、攝影工作室、影視劇組、娛樂演出公司、時尚媒體、公關廣告公司,化妝品公司、會展公司及企業形象設計顧問及專業化妝美容教育機構等從事相關工作。
4、廣播電視編導 本科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培養規格與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影視文化傳媒修養、熟練掌握廣播電視編導方面的專業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獨立進行新聞采訪、電視節目制作及藝術編導。畢業后能在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和文化部門、軟件開發公司、網絡營運公司等部門從事以信息內容制作為主廣播電視藝術相關工作。
培養模式與特色:
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相結合,行業實戰流程與技能訓練相互銜接,分階段分類別實施,著力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培養質量與就業:
畢業后可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劇院(團)、文化傳播公司、社會禮儀公司、藝術院校及相關文化部門擔任播音及欄(節)目策劃、編輯、錄制、教學、藝術創作等工作,也可在大中型企業、公司(商社)、擔任企宣、策劃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