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函(2016)17號)等文件精神,經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現就我校2016年博士研究生復試錄取有關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復試錄取工作指導思想
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和科學選拔的指導思想,堅持按計劃招生、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進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復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將考生的科研能力和已獲得的學術成果作為選拔的重要依據,注重選拔具有突出創新能力和科研潛力、具有特殊學術專長的優秀創新人才。
二、復試錄取工作的組織領導與紀檢監督
1.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審定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確定復試基本要求和制定復試辦法,研究處理招生工作中的特殊問題等(詳見中南大政字〔2008〕199號文件)。
2.學院成立博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領導小組和紀檢督導小組。學院復試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長或分管副院長任組長,負責領導、組織本單位的博士復試錄取工作,學院黨委書記負責審查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等。學院復試工作紀檢督導小組由學院黨委書記任組長,負責博士復試招錄紀律的監督檢查,并對復試錄取的紀檢工作負全責。
3. 各學院按學科(專業)成立復試小組,在學院招生復試工作領導小組和紀檢督導小組指導下開展復試工作。
4.學校紀委、研究生院負責監督檢查學院在復試錄取工作中,對國家和學校招生政策、制度和工作紀律的執行情況以及學院、導師(組)及工作人員等的履行職責情況進行監督,保證招生工作順利完成。
三、博士招生計劃
(一)2016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指導教師以《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公布的博導名單、2016年初發文的校內新增博士生導師名單為準。
(二)努力提高生源質量,國家和省級重點學科(含培育)尤其要注重生源質量。生源質量將作為評選學校優秀導師和優秀導師團隊的依據之一。
(三)在職生比例問題
每個培養單位招收非專項計劃在職生比例≤20%,即全部檔案轉入我校的全日制脫產學習的博士生不得低于80%。所有高校教師(含管理崗工作人員)均不得例外;“拔尖創新人才計劃”考生為在職考生,計入培養單位在職生比例之中。
四、博士研究生的學制與錄取類別
(一)學制與學習年限
從2010級博士研究生開始,學校實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具體要求按照《關于印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暫行辦法的通知》(中南大研字[2011]9號)執行。
脫產博士研究生學制為三年,學習年限為3-6年。在職博士研究生學制為四年,學習年限4-8年。
(二)錄取類別
學校在復試時根據考生初試、復試成績,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博士生招生計劃按錄取類別分為 “非定向就業”、“定向就業(1) 和“定向就業(2)”等3類。按“定向就業”錄取的考生須在錄取前按要求在規定時段完成《定向合同》或《少骨定向協議》的簽署,否則不予錄取。
1.非定向就業:為非在職全日制研究生,錄取前須將人事檔案及工資關系等全部轉入學校研究生院,可參加學業獎學金及其他獎勵性項目的評定及助研助學金的申請,畢業時按照所在招生單位推薦、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
2.定向就業(1):為在職研究生,錄取前須與定向就業單位簽訂《定向合同》,考生人事檔案及工資關系不轉入學校,培養經費由委托單位與考生本人按雙方協議承擔,不參加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優秀獎學金、助研助學金的評定,畢業后按《定向合同》就業。
3.定向就業(2):僅適用于“少數民族骨干計劃”考生。其中:①非在職考生在錄取前須將人事檔案及工資關系等全部轉入我校,并與定向省份、學校簽訂《少骨定向協議(非在職)》;②在職考生在錄取前須與定向省份、定向單位和學校簽訂《少骨定向協議(在職)》。
五、初試成績合格線與復試資格的確定
1.非專項計劃初試合格線:外語44分,業務課(一)44分,業務課(二)60分,總分160分;
2.少數民族骨干專項計劃初試合格線:
(1)少數民族考生:外語31分,總分150分,過線考生依據初試總成績排序。上線生的排序方式明確如下:以少數民族生招生數為依據,按總分從高往低排序確定進入復試名單,如總分相等則以外語成績降序排序,如外語成績相等則以業務課(一)成績降序排序。
(2)漢族考生:業務課(二)60分,總分160分,過線考生依據外語成績排序。上線生的排序方式明確如下:以漢族生招生數為依據,按外語成績從高到低排序確定進入復試名單,如外語成績相等則以總分降序排序,如總分相等則以業務課(一)成績降序排序。
3.學院應根據本學科、專業特點和招生計劃等,在學校初試合格線的基礎上確定各專業的非專項計劃博士研究生的復試分數線和參加復試考生名單。生源充足的前提下,復試須采取差額形式進行。復試比例按不超過1:3(或1:2)的比例控制。入圍參加復試名單必須在合格生源中依考生總分從高到低排序確定。學院須將復試名單公示并報研究生院備案。
4.調劑問題:合格生源充足的招生專業一般不再進行調劑??鐚I調劑應在相同一級學科內進行,但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設的各專業可以相互調劑。
六、復試工作要求與成績使用
1.學院應根據教育部和學校復試錄取工作基本要求,結合本院各學科專業的招生計劃及考生的初試成績,制定本學院《博士研究生復試工作實施細則》,提前在網頁上公示并送交研究生院備案。學院的復試工作實施細則必須嚴格遵循國家及學校各類招生考試復試工作文件的要求。
2.復試應包括專業知識與技能、綜合素質和能力、外語聽力和口語測試以及思想政治品德等考核內容,復試重點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潛能、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等。復試程序要規范,必須有現場記錄、成績和評語。使用學校下發的《博士生復試記錄表》,認真做好復試記錄、數據上報與材料歸檔等工作。所有復試記錄材料由學院存檔備查。
3.初試成績與復試成績的使用:復試成績為100分,入學考試總成績由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相加組成。
4.錄取名單的確定:
非專項計劃博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按照考生入學考試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確定。
少數民族骨干計劃的少數民族生,按總分從高往低排序確定擬錄取名單,如總分相等則以外語成績降序排序,如外語成績相等則以業務課(一)成績降序排序。
少數民族骨干計劃的漢族考生,按外語成績從高到低排序確定擬錄取名單,如外語成績相等則以總分降序排序,如總分相等則以業務課(一)成績降序排序。
七、復試錄取
1.由于博士招生計劃緊缺,上線考生生源總體充足,各學院務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招生指標的濫用與浪費。
2.擬錄取的博士研究生,必須辦理擬錄取手續。未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擬錄取手續者,不予錄取。
(1)錄取類別為“非定向就業”的擬錄取博士研究生須在5月20日前將本人的全部人事檔案和工資關系轉入學校研究生院檔案室。檔案保管期至少為三年。
(2)錄取類別為“定向就業”的擬錄取博士研究生須在5月20日前與定向單位和學校簽訂《定向合同》或《少骨定向協議》。
(3)錄取類別以學院報送的擬錄取數據和錄取前所簽協議為準,入學后不得轉變。
八、復試錄取的監督與紀律
進一步加強招生規范管理,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強化監督檢查,嚴肅考風考紀,嚴查違規行為,嚴格責任追究,大力推進招生信息公開,確保博士研究生招生規范有序、公平公正。
1.實行研究生招生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在正確發揮導師組及導師自主性、科學性的同時,學院要對本院的博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按照本《意見》的指導思想與具體原則,給予科學合理的引導,進而對此項工作負全責。所有參與復試錄取工作的人員都要認真負責,切實維護復試錄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對徇私舞弊的學院、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要追究相應責任。
2.嚴格執行回避制度。凡有直系親屬或近親屬報考本人所在學院的導師和工作人員,不得參加本學院當年度的博士生復試及錄取的相關工作。
3.做好招生信息公開工作。在復試、錄取階段,要提前在網站上,向社會公布本單位復試工作實施細則,本院或學科、專業招生人數,參加復試所有考生(含擬錄取考生)的初試成績、復試成績、總成績(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加總的成績)等信息。擬錄取名單,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公示期間名單不得修改;名單如有變動,須對變動部分做出專門說明,并對變動內容另行公示10個工作日。未經公示的考生不得錄取。對于少數民族骨干計劃、調劑錄取等信息應進行說明。
4研究生招生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學院(中心)應嚴格執行國家政策與學校相關規定,認真按照學校規定的復試錄取程序、要求和時間表進行操作,不得超越國家和學校招生政策的規定和權限自定招生辦法,不得擅自隨意變更。
5.復試工作應認真貫徹“公平、公正、客觀準確”的原則,切實做到公正無私,不走過場,嚴格把好復試質量關。
九、復試時間
各學院應在4月30日前完成復試工作,將復試及擬錄取信息匯總后送(交)報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學校將調取擬錄取考生人事檔案、政治審查和發放擬錄取通知。
十、學校對博士研究生培養管理的相關規定
學校對非定向優秀博士生提供各類獎學金;非定向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可申請助學貸款。鼓勵博士生在讀期間發表學術論文、撰寫學術專著或參與科研項目,對學術上有顯著成績或取得科研成果的給予特別獎勵。
十一、其他
1.未盡事宜以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規定為準。
2.本意見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