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行政學院
咨詢電話:0871-65911228 學院網址:http://history.ynnu.edu.cn
歷史與行政學院是云南師范大學最早設置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誕生于抗戰烽火中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史地學系,著名史學家陳寅恪、錢穆、雷海宗、鄭天挺、吳晗等曾在此執教。1953年歷史獨立建系。1984年隨校名變更,改稱云南師范大學歷史系,著名蒙元史專家方齡貴、隋唐史專家潘鏞、秦漢史專家朱桂昌、東南亞史專家王民同、宗教史專家馬超群、史學史專家朱端強等為歷史學科的發展及人才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2000年增設“行政管理”本科專業,同年歷史系更名為歷史與行政學院。2002年增設“人文教育”本科專業。2010年開始在全校開設行政管理雙學位課程。2013年增設“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學院各專業所培養的畢業生素養全面、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普遍好評,一直保持良好的就業率。
學院現有歷史學、人文教育、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4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史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世界地區史·國別史(東南亞)碩士學位授權點、行政管理碩士學位授權點、歷史學教育碩士學位授權點、課程與教學論(歷史)碩士學位授權點等。設有歷史系、行政管理系2個系,以及教師教育研究所、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所、西南聯大史研究所、邊疆史地研究所、文物與古籍研究所、云南地方文獻研究所、東南亞南亞研究所、非營利組織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目前全院教職工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人,講師27人,博士學歷教師達53%,碩士以上學歷教師達82.9%,擁有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云南省優秀社科專家1人、云南省教學名師2人,擁有云南省重點研究基地1個、云南省創新團隊1個、云南省重點專業1個。近五年來學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215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36部,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2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13項,省部級項目23項等,科研經費達近300萬元。
學院擁有門類齊全的專業圖書和雜志,擁有環境舒適的計算機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和辦公自動化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能充分滿足各專業辦學的教學需要。2013年度全院在校學生共計1268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53人,本科生1115人。本科生與研究生比為7:1。
學院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形成了開放的辦學格局,與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知名大學等有廣泛的聯系、合作和學術交流,與地方市政府、重點中學等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學院的教學科研以及學生的發展搭建了廣闊的平臺。
歷史學專業(師范,招收文史類考生)
本專業在突出師范性特點的同時,立足培養師范性與非師范性兼備的復合人才。主要培養具有歷史學基本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德育修養良好、教育理論和教師基本功過硬、身心健康,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歷史學教學和研究的專門人才,以及能夠從事文博、檔案、地方志、宣傳、文秘、文案策劃等工作的應用拓展型高素質人才。
完成學業后,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專業主干課程:中國歷史文選、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中國歷史地理、文史工具書使用與論文寫作等。
特色選修課程:由中國史系列、世界史系列、地方史系列、教師教育課程四大課程群組成,包括:西南聯大史、中國邊疆史專題、隋唐史專題、婦女史專題、云南歷史與民族文化、民族文物鑒賞與保護、東南亞文化、東南亞南亞地緣政治概論、西方邊疆理論專題、當代國際熱點問題、中國教育史、西方教育史等課程。
就業去向:在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從事歷史學教學和研究,以及從事文博、檔案、地方志、宣傳、文秘、文案策劃等工作。
行政管理專業(非師范,招收文史類考生)
本專業培養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素養全面、學識深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政策研究、管理規劃研究、組織與人事管理、行政立法、行政監督、機關管理、文秘等行政管理的專門人才。
完成學業后,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主干課程: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社會學原理、行政學原理、公共政策導論、政治學、行政法學、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辦公自動化理論與實踐、政府經濟學、地方政府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等。
特色選修課程:由行政學理論系列、行政學系列二大課程群組成,包括:領導科學、西方行政學說史、比較行政學、中外公務員制度、地方政府學、市政學、公共關系學、檔案分類與管理、公文寫作與處理、社會研究方法、信息管理概論、國際政治、西方管理思想史、社會保障學、財務管理學等課程。
就業去向: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政策研究、管理規劃研究、組織與人事管理、行政立法、行政監督、機關管理、文秘等行政管理工作。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非師范,招收文史類考生)
本專業培養具有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基礎知識,通曉中外社會保障理論與實務,具備社會保障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專業相關的政策法規,綜合素質高而能力強,能從事勞動就業、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與商業性保險運作和管理,并具備理論研究能力和教學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完成學業后,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主干課程: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社會學原理、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學、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社會保障概論、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險學、社會福利與社會救助、風險管理、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等。
特色選修課程:由基礎理論板塊、技能實踐板塊、地域特色板塊三大課程群組成,包括:勞動關系學、西方福利思想史、社會保障制度國際比較、人口學概論、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史、中國社會思想史、中國傳統福利文化、勞動爭議處理、薪酬管理、社會優撫理論與實務、養老保險理論與實務、醫療保險理論與實務、工傷保險理論與實務、社會工作實務、中國鄉鎮社會保障、民族地區社保管理、民族地區社會救助與優撫、新農保理論與實務等課程。
就業去向: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司企業、城鄉社區等從事勞動就業、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與商業性保險運作和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