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渭南市引進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政策
來源:渭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 閱讀:1282 次 日期:2016-03-23 16:36:35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6年渭南市引進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政策”,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一、對引進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有哪些政策?

與用人單位簽訂5年以上工作合同,給予個人10萬元科研補助;5年內每年發放5000元特殊人才津貼;取得省部級以上重大科研成果,來渭南后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可根據其研究方向設立科研機構,并按需求組建科研團隊。

二、對引進國家級管理的高層次人才有哪些政策?

與用人單位簽訂5年以上科研工作合同,給予個人30萬元科研補助;5年內每年發放5000元特殊人才津貼。

三、對引進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高層次人才有哪些政策?

與用人單位簽訂5年以上科研工作合同,給予個人15萬元科研補助;5年內每人每年發放5000元特殊人才津貼;取得省部級以上重大科研成果,來渭南后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可根據其研究方向設立科研機構,并按需求組建科研團隊。

四、渭南市高層次人才培養有哪些具體政策?

1.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和在渭南注冊企業的各類人才攻讀博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后繼續在渭南工作滿3年的,給予3萬元補助。

2.設立渭南市首席行業(學科)專家崗位。在全市各行業選拔具有深厚專業知識、擁有獨立科研課題及專業團隊、能夠起到示范帶頭作用的優秀高層次人才擔任渭南市首席行業(學科)專家。

3.實施高層次人才素質提升計劃。每年選派100名具有發展潛力的高層次人才參加高端學術交流活動,或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進行中長期培訓。

五、在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業方面有哪些扶持政策?

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來渭南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服務機構的高層次人才,給予50萬元創業扶持資金;對全市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能帶來巨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給予100萬—500萬元創業扶持資金。創業扶持資金從核準審批之日起3年內按進度分期撥付??蓛炏认硎軇摌I投資、土地使用、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等方面的政策;5年內每人每年發放5000元特殊人才津貼。

六、對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搭建了哪些平臺?

我市依托產業集群、產業園區、重點項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等,搭建了陜西東大門建設智庫、陜西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市級專家工作站等柔性引才平臺。

七、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配偶工作及子女教育等方面有哪些優惠政策?

協助用人單位解決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配偶就業問題,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子女入學問題;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特約醫療、市內考察調研及旅游觀光等便利服務。

八、對高層次人才在科學技術創新等方面有哪些榮譽獎勵政策?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個人或集體,獎勵30萬元;獲得國家級文學獎的個人,獎勵10萬元;獲得國家友誼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華技能大獎、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個人或集體,獎勵5萬元;獲得陜西省技術狀元、陜西省生產技術攻關帶頭人、全國(一、二類)技能競賽前三名、省級一類技能競賽前三名、省級二類技能競賽第一名的個人,獎勵1萬元。

九、對入選陜西省“百人計劃”等人才項目有哪些補助?

我省對入選的創新全職項目人才,每人一次性補助100萬元;對入選的創業人才,每人一次性補助100萬元;對入選的短期項目和青年百人計劃人才,每人一次性補助50萬元。

我市對入選省“百人計劃”、“青年百人計劃”、“百人計劃短期項目”、“三秦學者”的高層次人才,除積極協助兌現省上政策外,我市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十、對進入渭南高新區創新創業的高層次人才有哪些政策?

凡與渭南市高新區區內用人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各類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人才,每年累計在區內工作不少于3個月),除享受渭南市人才優惠政策外,還可享受高新區人才引進特殊津貼。特殊津貼主要用于高層次人才技術津貼、生活補助、醫療保健及各類社會保障補助。按以下標準享受特殊津貼:①兩院院士每月3000元;②獲國家級榮譽及獎勵的每月2000元,獲省(部)級榮譽及獎勵的每月1500元;③業績突出的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每月1200元;④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每月1000元。特殊津貼享受期限為3年,于每年末一次性核撥。期間離開高新區的,從離開當月停止發放;柔性引進人才,按年累計在區工作月數發放。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