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縣情簡介
開縣始建于東漢建安21年,位于重慶市東北部,三峽庫區小江支流回水末端,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劉伯承元帥的故里。全縣轄40個鄉鎮街道、435個村、75個社區;幅員面積3959平方公里,總人口165萬,均占重慶市的1/20。
開縣是國家發改委明確的重點開發縣,被重慶市納入“十三五”規劃“萬(州)—開(縣)—云(陽)”一體化建設經濟板塊?!笆濉币詠?,開縣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201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340億元,是“十一五”末2010年的2.3倍,年均增長14.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邁上4000美元新臺階,五年翻一番。5年來,全縣工業總產值達397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利潤達到11.5億元;糧食產量實現“五連增”,兩次獲評全國糧食成產先進縣。
開縣工業園區總體布局為“一區”(開縣工業園區)、“三園”(趙家工業園、臨港工業園、臨江工業園)、“三分園”(岳溪、長沙、溫泉返鄉創業分園),規劃建設面積30平方公里,已建成15平方公里。目前,已啟動開縣浦里工業新區建設,打通開縣長沙鎮與萬州區周家壩鎮的快速通道,與萬州天城區連通,融入萬州區經濟發展板塊。
開縣交通相對便利,萬(州)—開(縣)—達(州)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半小時可達萬州機場、長江深水港和萬州火車站,1小時可抵達州火車站;連接長江的小江航道疏浚工程完工,開州港一期建成;連通陜西的開(縣)—城(口)高速公路正式開展前期工作;爭取過境的渝西高鐵、達萬鐵路擴能項目納入全國、全市中長期規劃;通用航空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開縣市場輻射廣,200公里半徑范圍內,輻射人口達3000多萬;500公里半徑范圍內,輻射人口3億多,是重慶、四川、湖北、陜西四地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開縣能源非常豐富,煤炭資源理論儲量2.5億噸;全縣發電機容量達76.2萬千瓦;天然氣探明儲量2650億立方米,屬國家大氣田,中美合資的川東北天然氣項目年采輸氣在40萬方以上。
開縣抓住三峽移民遷建機遇,突出“千年開州•靈動水城”兩大規劃定位,一座被譽為“巴渝新十二景”的“西部最佳宜居城市”已快速崛起于渝東北。開縣旅游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擁有劉伯承元帥故居和紀念館、面積三倍于西湖的漢豐湖、秦巴古道的雪寶山“紅色、藍色、綠色”三大特色旅游勝地,目前已創建國家級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3個,成功創建全國濕地保護先進縣、中國休閑小城市和重慶市文明縣城、生態園林城市,獲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按照“多水統籌、綜合治理”思路,突出文化品位、國際視野,開縣著力打造“中國工程湖泊生態典范”,已建成75萬平方米集休閑娛樂、鍛煉健身、旅游觀光等多年功能于一體,且品質一流的生態濱湖公園。
二、招錄單位、招錄職位簡介
(一)開縣司法局
1.開縣司法局簡介。開縣司法局屬縣政府工作部門,內設辦公室、政工科、法宣科、公律科、基層科、社區矯正科、法治科7個科室,下屬40個鄉鎮街道司法所和縣法律援助中心、縣醫患調解中心、縣政策咨詢中心、縣矯正幫教管理服務中心4個單位,指導管理縣司法鑒定所、縣公證處工作。主要職責為:負責貫徹執行司法行政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擬訂全縣司法行政工作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并組織監督實施;制定全縣普及法律常識規劃和法治宣傳教育計劃并組織實施,指導縣級各行業、縣屬各部門及鄉鎮街道法治宣傳工作;指導監督本縣律師機構、公證機構活動,監督管理本縣法律援助工作,指導監督企事業法律顧問工作;指導、監督、管理鄉鎮街道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基層法律服務、幫教安置工作,以及全縣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指導管理社區矯正、醫患調解和政策咨詢工作。
2.開縣司法局招錄職位簡介
(1)鄉鎮司法助理員職位簡介。司法助理員職位工作人員分配在鄉鎮司法所工作,主要承擔特殊人群管理(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政策咨詢等職能職責,既擔負著刑罰執行的重擔,也履行著基層法治宣傳教育、矛盾糾紛化解的繁瑣事務,是法律實施和法治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職務。該職位要求其工作人員具有相關的專業法律知識、管理特殊人群的過硬心理素質和基層工作的綜合處理能力。
(2)文秘職位簡介。該職位為從事機關文電、檔案、政務信息、綜合性文件和報告起草、信息采寫和報道、辦公自動化建設等工作。
(二)開縣商務局
1.開縣商務局簡介。開縣商務局是2010年4月由原開縣商業委員會(縣對外經濟貿易局)、開縣糧食局合并成立的縣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全縣商貿流通、餐飲服務、糧食、對外貿易的行業管理和市場保供。內設8個科室(黨政辦公室、財務統計科、現代流通科、食品餐飲服務科、糧油管理科、外貿合作科、特種商品管理科、政策法規科),下屬縣商務綜合執法大隊、縣商務信息服務中心2個事業單位。核定行政編制20名,現有在編公務員16名。
開縣商務局在開縣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市商委的指導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進渝東北生態涵養區商貿服務業統籌協調發展為主線,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統籌城鄉商貿網絡建設,壯大培育市場主體,努力繁榮城鄉消費,商貿經濟實現平穩健康發展。2015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0.78億元,同比增長12.6%。總量居全市第13位、15縣第1位、渝東北第2位。
2.開縣商務局電子商務管理職位簡介。該職位屬于機關普通科員職位,主要擬定全縣電子商務發展戰略、規劃、法規和政策建議,并組織實施;培育重點電子商務企業和平臺,扶持中小電子商務企業發展;推動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主要從事電子商務工作。
(三)開縣團委
1.開縣團委簡介。開縣團委是在開縣縣委領導下負責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全縣共青團組織領導機關,內設辦公室、學校少年科、工農青年科,核定編制7名,現在編人員5名。開縣團委連續3年被團市委表彰為先進集體,所屬事業單位開縣青少年宮連續3年被市校外聯表彰為特等獎。開縣團委主要職能職責為:一是組織青年。以組織動員青年、強化青年能力為關鍵,切實把組織化與社會化動員方式相結合,緊緊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廣泛有效地團結凝聚青年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二是引導青年。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青少年,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年齡段青少年思想意識的關鍵點,積極探索分類教育引導青年的方式方法,構建影響青少年的傳媒體系,大力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三是服務青年。抓住青年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不斷加強技能培訓,開展信息服務,推進陣地建設,提供資金扶持,把促進青年創新創業創優作為服務青年的重中之重。四是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把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與引導青年有序政治參與相結合,關注個案與關注普遍性權益問題相結合,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訴求與相關法律法規貫徹落實相結合,探索建立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制度保障。
2.開縣團委綜合管理職位簡介。根據單位職能職責,該職位主要從事為青年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四)開縣財政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參照)
1. 開縣財政國庫集中收付中心簡介。開縣財政國庫集中收付中心成立于2010年,屬開縣財政局所屬的依照公務員法管理的財政全額撥款副科級事業單位,共核編30名,現在編人員21名。單位主要職能職責為:向支付代理銀行和預算單位下達經批準的授權支付額度;協助管理財政零余額賬戶,辦理財政直接支付業務,并及時與支付代理銀行對賬;監督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使用,辦理授權支付結算;向國庫科提供預算單位的支出對賬單;核算國庫集中支付業務。開縣財政國庫集中收付中心的服務大廳是財政對外服務的重要窗口和“旗幟”,是開縣財政系統良好形象的縮影。該中心年年被開縣財政局評為“先進局屬單位科室”和“紅旗窗口”。 2012年,被縣婦聯授予“十佳巾幗文明崗”稱號;2015年被重慶市財政局表彰為“全市財政系統先進集體”。
2.開縣財政國庫集中收付中心招錄職位簡介
(1)財會1職位簡介。該職位屬開縣國庫集中收付中心會計核算崗位,具體負責貫徹執行《會計法》和財經法律法規,按照《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和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要求,建立國庫集中支付的賬冊管理體系;接收支付清算崗匯總送來的相關憑證并及時進行會計核算;按日核對銀行已撥款憑證及支付代理銀行財政授權支出日報表,編制《預算支出結算清單》送國庫科;月末、年末按時與國庫科、預算單位、支付代理銀行對賬。同時,按規定向國庫科報送財政支出月報表。
(2)財會2職位簡介。該職位屬開縣國庫集中收付中心金融財會綜合崗位。具體負責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內、外部工作協調和內勤工作;會同國庫科擬定財政國庫集中收付管理制度,做好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業務培訓;負責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相關憑證、單據的使用和管理;定期對內部的審核崗、支付清算崗、核算崗辦理財政直接支付、授權支付相關業務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處理意見,提請領導審定;負責建立資金運行監測系統,監測國庫資金集中收付系統運行及資金使用情況,對資金支付過程中的疑點問題進行核查并及時向領導匯報;負責建立資金運行監測系統,監測國庫資金集中收付系統運行及資金使用情況,對資金支付過程中的疑點問題進行核查并及時向領導匯報。
(3)文秘職位簡介。該職位主要從事單位的綜合文秘工作。
(五)開縣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參照)
1.開縣就業和人才服務局簡介。開縣就業和人才服務局由原開縣就業服務管理局、原開縣人力資源交流中心合并組建而成,為開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屬的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財政全額撥款正科級事業單位,共核編32名、內設科室8個,現在編職工24名。該單位的主要職能職責為:貫徹落實就業創業、失業保險法律法規政策,提供公益性就業創業服務,為就業困難群體和重點群體提供就業服務,并按規定管理、使用就業專項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開展勞動者職業技能、就業創業等職業培訓,指導就業培訓中心、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工作平臺、人力資源基礎臺賬建設及充分就業社區(村)創建;承擔高校畢業生實名制及見習基地管理;加強人力資源市場日常管理,為用人單位、求職者提供招聘、求職等服務;開展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人事代理服務。
近年來,開縣就業和人才服務局以提供就業創業、失業保險、勞務轉移管理與服務、促進就業與再就業為宗旨,以“就業無小事,就業的事拿來就辦”為服務理念,統籌開展全縣城鄉就業創業工作,為開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開縣就業和人才服務局綜合管理職位簡介。該職位主要安排安排在縣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內部科室,從事就業再就業管理和服務工作。
(六)開縣社會保險局(參照)
1.開縣社會保險局簡介。開縣社會保險局于2015年8月由原開縣社會保險局、原開縣醫療保險管理局整合而成,為開縣人力和社會保障局所屬的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財政全額撥款正科級事業單位,核定內設科室14個。該單位的主要職能職責為:貫徹執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政策,指導鄉鎮(街道)社會保險業務經辦;制定全縣城鄉養老、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年度基金預決算方案;統籌承辦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登記、參保、征收和基金核算、監管等工作;負責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基金管理、待遇發放工作和職業年金經辦管理等工作。
2.開縣社會保險局招錄職位簡介
(1)財會職位。該職位主要從事社會保險基金財會管理工作。
(2)待遇稽核職位。該職位屬醫療保險基金監管崗位,主要在醫療保險待遇審(稽)核科室從事基金報銷臨床審核工作。
(七)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參照)
1. 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簡介。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為開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屬的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單位的主要工作職能職責為:貫徹執行國家和重慶市勞動人事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擬訂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制度及規則并組織實施;負責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參訓、資格認證及聘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及綜合分析工作;提供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咨詢和信息服務,指導機關事業和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及企業開展勞動人事爭議預防工作;承擔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2.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調解仲裁職位簡介。該職位主要從事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調查取證、調解仲裁和統計分析等工作。
(八)開縣公安局
1.開縣公安局簡介。開縣公安局成立于1950年3月?,F有內設機構21個(其中正科級單位3個:縣交通巡邏警察大隊、縣校園安全保衛大隊、警衛處)、鄉鎮(街道)派出所(副科級單位)25個,以及森林公安局、消防大隊兩個序列機構。縣編委會核定該局政法專項編制864名,現有在編警察838名。其下屬事業單位縣文職人員管理中心現有在編警務文員210名。
開縣公安局成立60多年來,在開縣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上級公安機關的指導下,牢固樹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思想,認真履行維護社會穩定、處置突發事件、打擊防范犯罪、行政管理服務等職責,為推進開縣改革發展、維護社會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作出了重要貢獻。1992年,開縣公安局被公安部評為全國100個優秀公安局,特別在2003年“12•23”井噴、2004年“9•4”洪災、2006年“3•25”井漏等特大災難災害的搶險救災中,全局民警不怕犧牲、連續作戰,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
2.開縣公安局招錄職位簡介
(1)基層民警1—3職位。該職位屬于普通民警崗位,一般安排在縣公安局所屬隊、所等實戰一線單位,主要從事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和案件偵查工作。
(2)基層警務技術崗(法醫)職位。該職位隸屬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刑事科學技術室,為專業技術警種,常年備勤,與刑事偵查民警一道出警,主要從事法醫檢驗鑒定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