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二、考試時間:150分鐘。
三、考試總分:滿分200分。
四、題型結構及分值配比
1.填空題:共10小題,共20分;
2.選擇題:共15小題,共30分;
3.判斷題:共10小題,共20分;
4.閱讀理解:共2小題,共40分;
5.分析題:共1小題,共30分;
6.寫作題:共1小題,共60分;
II.考核內容及要求
本考試大綱依據普通高中語文、政治教學大綱,并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科考試大綱》、《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政治科考試大綱》的要求,突出對文化基本常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職業道德及人際交往常識等方面的考核。
一、文化常識、語言文字、閱讀與寫作
(1)考試內容
1.文化基本常識(20分)
包括歷代作家作品、文學名著名篇、文學體裁、歷史宗教等知識。
A.作家作品。包括:中國古代作家、現當代作家、外國作家的姓名、國籍、時代朝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學流派、對作者及作品的評價等。
B.文體知識與類別。包括文學史、文學的起源與發展,各個歷史時期文學的特點、古代文體知識及類別、現代文體知識及類別等。
C.有關作品內容的知識。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節安排、環境描寫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語、典故、名句的出處;詩、詞、曲的名句等。
D.歷史宗教等基本文化知識。
2.語言文字應用能力(10分)
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包括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確運用常用的修辭方法;擴展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等內容。
3.閱讀理解能力(40分)
(1)現代文閱讀(25分)
A.理解:正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義;
B.分析綜合: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2)古詩文閱讀: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15分)
A.理解: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常見文言虛詞的使用: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掌握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B.分析綜合: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C.鑒賞評價: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4.寫作能力(60分)
主要是對考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考核,同時也是對考生思想認識、知識積累、理論素養和思維能力的全面、綜合的測試,要求能寫如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等一般類文章。
寫作等級標準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
(1)基礎等級:符合題意;符合文體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摯;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語言通順,結構完整;書寫規范,標點正確。
(2)發展等級:能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詞語鮮活,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見解獨到,材料新鮮,構思精巧,推理想象富有個性色彩。
(二)試卷題型、分值與試卷結構
1.試卷題型:包括填空、選擇、閱讀分析、寫作四大題型
2.分值與結構:語言文字、文學知識、閱讀與寫作共占分為130分,占綜合文化知識分值的65%。其中,填空題(5個,每小題2分,共10分)、選擇題(10個,每小題2分,共20分)、閱讀理解題(2個,每小題20分,共40分)、寫作題(1-2個,共60分)
二.職業道德基本常識、人際交往基本常識
(一)考試基本要求
按照普通高中教育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指導下組織命題。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職業道德基本內容及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基本常識。同時,要求考生加強協同創新過程中的溝通和協作能力,并具備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創造性地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實際問題。
(二)考試內容
1.職業道德基本常識(40分)
2.人際交往基本常識(30分)
(三)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題型: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分析題
2.分值與結構:職業道德、人際交往共為70分,占綜合文化知識分值的35%。填空題(5個,每小題2分,共10分)、選擇題(5個,每小題2分,共10分)、判斷題(10個,每小題2分,共20分)、分析題(1個,共30分)
(四)考試參考材料
1.語文以普通高中教材為參考學習資料
2.思政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人際交往與溝通》(蘇州大學出版社)及相關資料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