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院概況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家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F為湖北中醫藥大學的附屬新華醫院,是湖北省職業病醫院、湖北省腦科中心、湖北省醫學體格檢查中心、國家化學中毒救治(湖北)基地,同時是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協同基地、湖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湖北省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也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技術協作醫院醫院。
醫院本部位于武漢市江漢區菱角湖路,另轄江北、民航、中山三個院區。目前定編床位1200張,兩年后德泰樓和梁子湖院區將建成并投入使用,屆時,醫院總床位數將突破2400張。年門診量58萬人次,年住院病人3.0萬人次,年手術0.7萬臺次,病床使用率95.0%,業務收入5.0億元,資產總值6.7億元。
醫院學科齊全,技術水平先進。設置臨床科室45個:有1個國家臨床重點??啤殬I病科;國家中部醫療服務中心重點??啤窠浲饪?、神經內科、康復醫學中心、脊柱外科;湖北省腦科中心——神經內科(腦病科)、神經外科、康復醫學中心; 9個省級重點??疲ńㄔO單位)——康復科、檢驗科、腦病科、骨傷科、內分泌科、臨床藥學、脾胃病科、老年病科、護理學科。在“勇于攀登現代醫學發展高峰,深入發掘傳統醫學偉大寶庫,奮力實現中西融合創新之夢”發展戰略指引下,醫院專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能力位于全省醫療系統前列。
二、師資條件
現有湖北省國醫堂和名醫堂,7個湖北省知名中醫工作室、湖北省中醫名師1名,武漢市中青年中醫名師1名,優秀學科帶頭人30余名。
本院作為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承擔湖北中醫藥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臨床帶教和實習指導工作?,F有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醫師200余人,博士、碩士300余人。
三、教學環境
醫院建有中心實驗室,具備從事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的實驗條件,配備儀器有:全自動特定蛋白分析儀、全自動電泳儀、全自動血培養儀及細菌鑒定藥敏分析系統、全自動熒光定量PCR分析儀、全自動基因測序儀、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液質聯用儀、全自動原子吸收光譜儀、全自動原子熒光光度計、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等設備,可為科研實驗開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醫院建有較為先進的網絡傳輸系統和信息系統,在本院可以進行醫院內局域網CHKD期刊全文數據庫、外文期刊資源共享全文數據庫等數據查詢。
四、研究生生活保障
研究生教育期間,享受國家規定的節假日,補助參照國家及學校相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執行。
五、碩士研究生導師簡介
【基本信息】 王漢明,男,二級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F任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
【學術成就】現任世界中聯耳鼻喉口腔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治未病分會副會長,湖北省口腔醫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中醫醫師協會副會長,湖北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醫師協會常務理事,武漢醫院協會常務理事。2012年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 2013年榮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武漢中青年中醫名醫”榮譽稱號,2014年榮獲“首屆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醫”榮譽稱號。同時擔任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副主編和《中西醫結合口腔科學》副主編,以及《中華醫學百科全書中醫耳鼻喉口腔科學卷》副主編、《醫藥導報》常務編輯。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和科研帶教水平,主要研究方向為口腔黏膜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科研情況】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重大項目10余項,2項科研成果經湖北省科技廳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在權威雜志(包括SCI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余篇,專著7本。擔任了中醫口腔臨床藥物實驗機構項目負責人,主持研發中藥新藥4項?,F階段在研課題“愈口寧對復發性口瘡的臨床療效及機制研究”。
【基本信息】劉紅朝,男,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F任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腦科中心神經外科主任,湖北省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腦病研究室主任。
【學術成就】現任湖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會,武漢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北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神經外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委員?!吨袊R床神經外科雜志》編委,《中華實驗外科雜志》審稿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科研情況】 承擔并完成多項科研項目多項,曾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表中英文論文30余篇。參編學術專著7部?,F階段在研的課題有省自然科學基金“LRIG1通過HGF/C-met信號通路 調控腦膠質瘤的作用機制”。
【基本信息】 夏文廣,男,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F任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
【學術成就】現任湖北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亞太物理醫學與康復學會委員會委員(AOSPRM)、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療養康復學組副組長、中國康復醫學會電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康復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青委會委員、湖北省康復醫學會理事、湖北省中醫中藥學會第一屆推拿專業委員會常委等;曾于2010年在香港大學和2012年在紐約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中國康復醫學會第一批專家庫成員,武漢市第一批中青年醫學骨干人才,《中國康復》雜志特聘審稿專家;具有較為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和科研帶教水平,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治療在腦損害康復中的應用研究。
【科研情況】承擔并完成多項科研項目,發表核心論文20余篇,其中SCI論文3篇,主編學術專著3部,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評價及治療”經省科技廳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現階段在研的課題 “經顱直流電刺激對腦缺血性損傷的保護機制研究”。
【基本信息】 馬杰,女,主任技師,醫學碩士、碩士生導師?,F任檢驗科主任。
【學術成就】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一屆檢驗醫學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常務委員,湖北省醫院協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北省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北省醫學會臨床輸血委員會委員,武漢市醫學會檢驗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武漢醫院管理協會臨床檢驗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武漢市臨床輸血委員會委員。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和科研帶教水平,主要研究方向為臨床免疫學檢驗。
【科研情況】承擔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多項科研項目,發表SCI及國內期刊論文30余篇,參編教材1部,學術專著1部?,F階段在研課題“甲狀腺癌基因檢測試劑盒臨床驗證及新的腫瘤標志物初步篩查”。
歡迎各位同學踴躍報考我院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