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你做的那件善事很小就不做。
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為您提供的2014“日行一善”主題活動總結。
我校積極響應中小學生“日行一善”道德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深化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扎實推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的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增強未成年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結合中華經典誦讀實施方案,在我校開展“日行一善”活動,特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活動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全面提高中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和文明素養為目標,遵循學生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全面實施“日行一善”道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修身、修心”,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一)加強領導,深入落實
我校充分認識到開展“日行一善”道德實踐活動對推進我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性,要根據全區總體部署,因地制宜,制定個性化實施方案,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二)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我校充分發揮學校教育、課堂主渠道和教師主力軍作用,充分利用社區、家長學校、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陣地,形成此項教育活動“三結合”網絡。整合和運用教育資源,支持和豐富“日行一善”道德實踐活動。
(三)堅持創新,宣傳典型
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涵,提高活動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二、活動實施原則
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重在實踐的原則;堅持突出特點、體現特色的原則;堅持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原則。
三、活動取得成果
通過實施“日行一善”道德實踐活動,使我校學生充分體驗習善、行善、揚善的快樂,逐步實現由“日行一善”到“時時行善”,最終實現“善行一生”。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善念、擁有善心、實踐善行來實現人格的優化與完善,讓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從而積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其他成員共同參與,起到“一個學校教育一批少先隊員,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的社會效應,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網絡,達到全社會參與,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會道德新風尚,推動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四、活動內容
(一)以學校為主陣地,多種形式開展主題活動
1.在學校中開展“小天使互助行動”主題活動。要求各校按照學習、品德、生活三個方面成立“小天使互助小組”,每個“小天使互助小組”確定幫扶對象、幫扶目標,開展互助行動。根據活動情況進行“小天使”評選,從此在學生中倡導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
2.在全校教師中開展“紅燭獻愛心”活動。要求每一名教師善待每一名學生,重點關注生活、學習困難的學生。每名教師每年結對幫扶兩名學生。
(二)以家庭為突破口,廣泛開展爭當“家庭小孝星”主題活動。
1.學校每學期開展一次“小孝星”評選表彰活動,幫助孩子改正缺點,使其成為一個孝敬長輩、關心他人、自立自理的好少年,并把其先進事跡在學校進行宣傳。
2.在家長中開展“一日志愿者”主題活動。向全體學生家長下發“摸底調查表”,并根據家長的愛好、特長和職業特點,定期邀請他們參加學校管理,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三)以社會為依托,開展“沈陽發展我進步”的主題系列活動。
結合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清除人行路上“牛皮癬”、清除社區衛生死角、義務宣傳法律知識、開展義務服務等活動。
通過廣泛開展“日行一善”活動,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高,學校校風、班風、學風逐漸濃厚,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群眾對我校教育的滿意度逐步提高,我校的教育影響力不斷增強。同時,學生家庭教育效果明顯,社會和群眾對“日行一善”活動充分認可,積極響應,營造了“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