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標
掌握工程熱力學基本內容,能夠從事環境與節能的相關科研課題研究。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考試滿分100分,考試時間2小時。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基本知識50%,綜合知識30%,難題20%
(四)試卷題型結構
題型結構:填空題10分、選擇題30分、名詞解釋20分、畫圖、計算題40分。
二、考查內容
1、基本概念
透徹理解熱力系統、溫度、平衡狀態等概念。對閉口系統、開口系統、絕熱系統、孤立系統與非孤立系統有清楚的理解。掌握狀態、參數及特性。
2、氣體的性質
著重指明理想氣體模型的特點。
3、熱力學第一定律
掌握熱力學第一定律實質及應用。掌握膨脹功、技術功、流動功及軸功的區別和聯系,熱量和功量不是工質狀態參數而是過程函數。掌握分寸內能和焓物理意義及焓在熱崐工計算中應用。穩態穩流方程具體應用計算。
4、理想氣體過程及氣體壓縮
定容、定壓、定溫和絕熱過程作一般了解,著重對多變過程分析,使學生熟悉在P-V圖,T-S圖上過程曲線位置。介紹三種不同壓縮方程及耗功的計算。
5、熱力學第二定律
掌握熱力學中第二定律的本質及其對生產實踐的意義。
6、水蒸氣
水蒸氣定性發生過程,熟悉有關水蒸氣各種術語及符號。重點掌握P-V、T-S、h-s圖結構應用。
7、濕空氣
掌握基本概念,濕空氣各參數計算公式及相互關系。濕空氣焓濕圖的結構及繪制,熟練地應用焓濕圖來分析濕空氣的熱力過程。
8、氣體和蒸氣的流動
掌握絕熱穩定流動三個基本關系式、噴管內的流動。
9、動力循環
掌握朗肯循環及提高朗肯循環的效率的途徑。了解回熱循環、再熱循環及熱電循環。
10、制冷循環
掌握蒸氣壓縮制冷循環的熱力分析及提高制冷系數的途徑對制冷劑表應熟練應用。
四、考試用具說明
說明考試需要攜帶計算器、繪圖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