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背景:
中紀委官網轉發《中國紀檢監察報》文章稱,據有關部門調查,70%至80%的貪官有在節假日收禮受賄的記錄。雖然在糾“四風”的過程中,紀委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查禁,節假日、婚喪嫁娶貪腐問題頻發的現象大為改變,但仍未絕跡。
時事評論觀點:
中華文明五千年,中國向來是禮儀之邦,親朋好友、鄉親鄰里之間相互尊重,禮尚往來,節假日走親訪友,彼此拜訪,這些很正常也無可厚非。民俗文化、民俗節日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更不可隨意廢止。然而,對于一些官員來說,節假日、民俗節日顯然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本真和味道,70%至80%的貪官有在節假日收禮受賄的記錄,這個調查結果正是最直接而有力的說明。這在警示,抓貪腐必須要抓關鍵節點,切不可讓節假日成為官員“斂財”的“敲門磚”。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千里之堤尚可因一蟻穴而潰。行賄受賄以民俗的形式進入官場,犯罪行為成為民俗往來,具普遍性更具危險性,呈大眾化不懼公開化,隨隨便便就把事辦了,平平常常就把錢貪了,套了近乎而合時宜,藏了心機而顯樸實,噬了原則而通人情??此撇伙@山不露水,不起眼不驚人,但帶來的危害卻是無窮。一則會助長官員大操大辦、以節收禮、以民俗索賄的氣焰和思想,最終走向更嚴重的貪污腐敗當中;二則會污染官場的政治生態環境,造成官員彼此間的盲目跟風、同流合污,形成更多的“圈子”、“山頭”、“幫會”,使這種不良的風氣擴散到更大的環境中去。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資料,2015年1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650件,2015年2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509件,2015年3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931件,2015年4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508起。這些數據說明“四風”問題依然大量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事件仍舊頻發,其中節假日送禮收禮、領導干部大操大辦違規收受禮金、民俗節日送禮受賄等問題是十分嚴重的,可見,整治“四風”問題還需再發力,必須要抓住節假日這些關鍵節點,做到有貪必反、有腐必懲、有案必查,對各類變相腐敗行為不手軟、不姑息、不遷就。
“禮尚往來,少些含“金”量,多些情感道義;互相交往,少些拉拉扯扯,多些溝通和諧;互通有無,少些買賣交易,多些精神調劑。”領導干部要時刻緊繃作風建設和廉正建設之弦,自覺抵制這些隱形的腐敗,不以權謀私,不胡亂用權;紀檢部門要狠抓節點,強力反腐,雷霆出擊,重拳出動,不可有“養大了再辦”的想法,紀律必須嚴起來,執行必須狠起來;廣大群眾要時刻發揮監督舉報的作用,敢于同這些節假日的腐敗行為作斗爭,讓社會風氣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