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識點詳細總結4
來源:易賢網 閱讀:1279 次 日期:2016-01-13 13:55:1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中生物知識點詳細總結4”,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第四章、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一節 植物的激素調節

名詞:

1、向性運動:是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2、感性運動:由沒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轉變、觸摸等)而引起的局部運動,外界刺激的方向與感性運動的方向無關。

3、激素的特點:①量微而生理作用顯著;②其作用緩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體內合成的、從產生部位運到作用部位,并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產生顯著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動物激素:存在動物體內,產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稱為內分泌腺,內分泌腺為無管腺,動物激素是由循環系統,通過體液傳遞至各細胞,并產生生理效應的。

4、胚芽鞘:單子葉植物胚芽外的錐形套狀物。胚芽鞘為胚體的第一片葉,有保護胚芽中更幼小的葉和生長錐的作用。胚芽鞘分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產生生長素和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發生彎曲的部位。

5、瓊脂:能攜帶和傳送生長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長素不能穿過的。

6、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單側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會使生長素在胚芽鞘的尖端發生從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的運輸,從而使生長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側生長素分布多。 7、生長素的豎直向下運輸:生長素從胚芽鞘的尖端豎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運輸。

8、生長素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兩重性: 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一般說,低濃度范圍內促進生長,高濃度范圍內抑制生長。

9、頂端優勢:植物的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由于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地積累在側芽部位,使這里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使側芽的生長受到抑制的緣故。解出方法為:摘掉頂芽。頂端優勢的原理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應用的實例是棉花摘心。

10、無籽番茄(黃瓜、辣椒等):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籽果實。要想沒有授粉,就必須在花蕾期進行,因番茄的花是兩性花,會自花傳粉,所以還必須去掉雄蕊,來阻止傳粉和受精的發生。無籽番茄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2N。

語句:

1、生長素的發現:(1)達爾文實驗過程:A單側光照、胚芽鞘向光彎曲;B單側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長也不彎曲;C單側光照尖端罩有錫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生長;單側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生長?!_爾文對實驗結果的認識:胚芽鞘尖端可能產生了某種物質,能在單側光照條件下影響胚芽鞘的生長。(2)溫特實驗:A把放過尖端的瓊脂小塊,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側,胚芽鞘向對側彎曲生長;B把未放過尖端的瓊脂小塊,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側,胚芽鞘不生長不彎曲。——溫特實驗結論:胚芽鞘尖端產生了某種物質,并運到尖端下部促使某些部分生長。(3)郭葛結論:分離出此物質,經鑒定是吲哚乙酸,因能促進生長,故取名為“生長素”。

2、生長素的產生、分布和運輸: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長素是在尖端(分生組織)產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運輸,頂芽向側芽運輸),而不能反向進行。在進行極性運輸的同時,生長素還可作一定程度的橫向運輸。

3、生長素的作用:a、兩重性:對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生長,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生長。濃度的高低是以生長素的最適濃度劃分的,低于最適濃度為“低濃度”,高于最適濃度為“高濃度”。在低濃度范圍內,濃度越高,促進生長的效果越明顯;在高濃度范圍內,濃度越高,對生長的抑制作用越大。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不同:根、芽、莖最適生長素濃度分別為10-10、10-8、10-4(mol/L)。

4、生長素類似物的應用:a、在低濃度范圍內: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條,可促進枝條生根成活;促進果實發育;防止落花落果。b、在高濃度范圍內,可以作為鋤草劑。

5、果實由子房發育而成,發育中需要生長素促進,而生長素來自正在發育著的種子。

6、赤霉素、細胞分裂素(分布在正在分裂的部位,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脫落酸和乙烯(分布在成熟的組織中,促進果實成熟)。

6、植物的一生,是受到多種激素相互作用來調控的。

第二節 人和高等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 、 體液調節

名詞:

1、體液調節:是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過體液的傳送,對人和高等動物的生理活動所進行的調節。

2、垂體: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借漏斗柄連于下丘腦,呈橢圓形。

3、下丘腦:即丘腦下部。間腦的一部分,位于腦的腹面,丘腦下方,下丘腦是調節內分泌的較高級中樞。

4、反饋調節:在大腦皮層的影響下,下丘腦可以通過垂體調節和控制某些內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與分泌,而激素進入血液后,又可以反過來調節下丘腦和垂體中有關激素合成與分泌。

5、協同作用: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都發揮作用,從而達到增強效應的結果。如: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

6、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對某一生理效應發揮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胰島A細胞產生)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島素(胰島B細胞產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

語句:

1、垂體能產生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等激素。甲狀腺能產生甲狀腺激素,胰島能產生胰島素,

2、人體主要激素的作用:生長激素----促進生長,主要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骨的生長;促激素----促進相關腺體的生長發育,調節相關腺體激素的合成與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尤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響,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胰島素----調節糖類代謝,降低血糖含量,促進血糖合成為糖元,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3、分泌異常癥:a、生長激素: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癥(只小不呆)、幼年分泌過多引起巨人癥,成年分泌過多引起肢端肥大癥。B、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甲亢,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癥(又呆又?。?。

4、下丘腦是機體調節內分泌活動的樞紐。下丘腦通過促垂體激素對垂體的作用,調節和管理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

5、激素的調節:①縱向調節:a、促進作用:寒冷刺激→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 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 → 代謝加強。B、抑制作用:甲狀腺激素增多→ (抑制)下丘腦和垂體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減少 → 甲狀腺激素維持正常(反饋調節)。②橫向調節: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6、在體液中除激素外,還有CO2、H+等對機體也有調節作用。

二、神經調節

名詞:

1、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的規律性反應。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

2、非條件反射:動物通過遺傳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3、條件反射:動物在后天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4、反射弧: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通常由5個基本部分組成,即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5、神經元:即神經細胞,包括細胞和突起兩部分。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枝少的軸突和數條短而呈樹狀分枝的樹突。

6、神經纖維:軸突或長的樹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7、 興奮:動物和人的某些組織或細胞感受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動狀態或弱活動態變為強活動態。

8、突觸:把一個神經元和另一個神經元接觸的部位,突觸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膜和突觸后膜。

9、突觸小體:軸突末梢經多次分支,每個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狀或球狀小體。

10、大腦皮層: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由神經元的細胞體構成的灰質,叫大腦皮層。

11、言語區:人類的語言功能與大腦皮層的某些區域有關,這些區域叫做言語區。

12、運動性失語癥(say):當皮層中央前回底部之前 (S區)受到損傷時,病人能夠看懂文字和聽懂別人的談話.但卻不會講話.也就是不能用詞語表達自己的思想,(能看,能聽,不會說)

13、感覺性失語癥(hear):當皮層顳上回后部(H區)受到損傷時,病人會講話會書寫,也能看懂文字,但卻聽不懂別人的談話.(能看、能寫、不會聽)

語句:

1、興奮的傳導:①.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靜息狀態的膜電位----外正內負,興奮區域的膜電位----外負內正,未興奮區域的膜電位---外正內負,興奮區域與未興奮區域形成電位差。形成局部電流回路:a.膜外電流:未興奮區→興奮區,b.膜內電流:興奮區→未興奮區。②.細胞間的傳遞(通過突觸來傳遞):a、突觸是由突觸前膜(軸突末端突觸小體的膜)、突觸間隙(突觸前膜與突觸后膜之間的間隙)和突觸后膜(與突觸前膜相對應的胞體膜或樹突膜)三部分構成。 B、興奮傳遞過程:膜電位變化→突觸釋放遞質→膜電位變化;當興奮通過軸突傳導到突觸前膜時,引起突觸小泡破裂,釋放出遞質到突觸間隙內,遞質與突觸后膜的特殊受體結合,改變了突觸后膜的通透性,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了興奮或抑制。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興奮在一個神經元與另一個神經元之間的傳導方向是:細胞體→軸突→樹突。

2、軀體運動中樞(存在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a、當刺激中央前回頂部時,可引起下肢運動;刺激中央前回底部時,倒出現頭部器官運動;刺激中央前回其他部位時,可以出現相應器官運動。B、分布特點: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皮層代表區的大小與軀體的大小無關,而與軀體運動的精細復雜程度有關。

3、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a、不同的:神經調節反應速度迅速、準確,作用范圍比較局限,作用時間短暫;體液調節反應速度比較緩慢,作用范圍比較廣泛,作用時間比較長。b、聯系:神經調節為主,體液調節為輔,兩者共同協調,相輔相成,共同調節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三、神經調節與行為

名詞:

1、趨性:是動物對環境因素刺激最簡單的定向反應,如某些昆蟲和魚類的趨光性,臭蟲的趨熱性,寄生昆蟲的趨化性等,它們都與神經調節有關。

2、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條件反射按一定順序連鎖發生構成的,大多數本能行為比反射行為復雜得多,如蜜蜂采蜜,螞蟻做巢,蜘蛛織網,鳥類遷徙,哺乳動物哺育后代等都是動物的本能行為。

3、印隨:剛孵化的動物有印隨學習,如剛孵化的小天鵝總是緊跟它所看到的第一個大的行動目標行走,如果沒有母天鵝,就會跟著人或其他行動目標走。

4、模仿:幼年動物則主要是通過對年長者的行為進行模仿來學習的,如小雞模仿母雞用爪扒地索食。

語句:

1、垂體分泌的激素與動物行為:a、催乳素:照顧幼仔,促進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發育和生理機能的完成,如促進哺乳動物乳腺的發育和泌乳,促進鴿的嗉囊分泌鴿乳的活動等;b、促X腺激素:垂體分泌的促X腺激素能夠促進X腺的發育和X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動物的X行為。

2、行為分為:(1)先天性行為:趨性、非條件反射和本能。(2)后天性行為:印隨、模仿和條件反射。

3、判斷和推理是動物后天性行為發展的最高級形式,是大腦皮層的功能活動。動物的判斷和推理能力也是通過學習獲得的。

4、動物行為中,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是相互協調作用的,但神經調節仍處于主導的地位。

5、動物行為是在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運動器官共同協調下形成的。

更多信息請查看高中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高中生物知識點詳細總結4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