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網校授課:>>>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一、考試性質與試題命題的原則
《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是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本科插班生入學考試所設置的一個專業課考試科目。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高職高專畢業生或相近專業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錄取的本科插班生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及必要的專業技能能力,以利于擇優選拔。
考試對象為參加教育部面向全面招生的本科插班生入學考試的高職高專畢業生以及具有同等學歷的報考人員。
《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課程考試的目的和要求是:準確、簡明地考核考生對計算機科學體系框架、計算機科學基本知識以及現代計算機發展方向、主要理論和科學方法的掌握和理解水平,衡量他們在理解、掌握和運用這些基本專業理論和知識的基礎上,觀察、分析和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卷滿分為100分。
2、試題命制的原則:作為一項選拔性考試,《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考試試題在設計上應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合理的難度。命題根據本大綱規定的考試目標和考核內容,考試命題應具有一定的覆蓋面且重點突出,側重考核考生對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試題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分數比例:識記25%、理解55%,綜合應用15%,其他5%。
4.合理安排試題的難度結構。試題難易度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個等級。試卷中難易度試題的分布比例,易約占25%,較易約占35%,較難約占20%,難約占10%。
5.試卷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改錯題、計算題、填空題、綜合題等??筛鶕己艘?,適當安排各種題型數量的比例,達到考核對知識點的識記、理解以及運用水平和能力。
6.《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參考書目以陶樹平教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專業版為主。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分章節明析考核知識點和要求)
第一章計算機科學技術和信息化社會
本章在介紹計算機的定義、分類、特點、用途和發展等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分析了信息化社會的特征、Internet對信息化社會的影響以及信息化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培養方案。
考核要求:
1.1計算機的基本概念(掌握)
1.2信息化社會的挑戰(了解)
1.3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研究范疇(理解)
第二章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基礎知識
本章介紹了有關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一些基本知識,包括:數制與碼制、數的定點與浮點表示、信息的編碼;命題邏輯與邏輯代數;計算機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程序設計語言,結構化程序設計、程序設計風格;以及算法與數據結構的基礎知識。
考核要求:
2.1計算機的運算基礎(掌握)
2.2命題邏輯與邏輯代數基礎(掌握)
2.3計算機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掌握)
2.4程序設計基礎(理解)
2.5算法基礎(理解)
2.6數據結構基礎(理解)
第三章計算機硬件系統
計算機硬件的發展有兩個大的趨勢:一是向超高速、大容量、實時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另一個是向微型化、低功耗、低價格方向發展。本章以微型計算機為主線,介紹了計算機的體系結構,以及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等基本部件。
考核要求:
3.1計算機硬件系統的體系結構(掌握)
3.2系統單元(理解)
3.3輸入輸出系統(了解)
3.4輸入設備(了解)
3.5輸出設備(了解)
3.6輔助存儲設備(理解)
第四章計算機軟件系統
程序設計語言翻譯系統和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軟件中最重要的兩種類型。本章對程序設計語言的翻譯系統作了簡單的介紹,通過學習應該了解一般高級程序設計語言被翻譯成可執行的機器指令的大致過程。本章還對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作用作了介紹,列舉了當今流行的操作系統。
考核要求:
4.1程序設計語言翻譯系統(理解)
4.2操作系統(掌握)
4.3辦公軟件(掌握)
4.4工具軟件(了解)
第五章軟件開發技術
軟件工程和軟件生存周期的概念是每個信息技術從業人員都應該掌握的。軟件的開發方法和軟件項目的工程化管理是學生今后學習和職業生涯中所會遇到的重要內容之一,本章除了對軟件開發所采用的幾個主要開發模型介紹外,對軟件開發的各種方法也作了介紹。另外本章對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5個級別等內容作了簡要介紹。
考核要求:
5.1軟件工程的概念(掌握)
5.2軟件開發模型(掌握)
5.3軟件開發方法(掌握)
5.4軟件過程和過程改進(了解)
第六章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是一種新的知識媒體,人們不僅可以從網上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而且還可以在網上辦公、發布文件、發送e-mail以及從事各種商業活動等。本章初步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及其應用。特別介紹了與Internet的有關技術和各種應用及其相關工具軟件。
考核要求:
6.1數據通信與連通性(掌握)
6.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掌握)
6.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和使用方法(理解)
6.4Internet與TCP/IP協議(掌握)
6.5集群與網絡技術(了解)
6.6Internet的服務功能(理解)
6.7WWW和瀏覽器(理解)
6.8個人網站的創建與網頁的制作(了解)
6.9Intranet和Extranet(理解)
第七章多媒體技術及其應用
多媒體技術是一門迅速發展的新興技術,許多概念還在擴充、深入和更新。本章從基礎內容出發,介紹了多媒體的基本概念、基本應用環境、基本技術和視頻會議,同時描述了多媒體的主要應用、超文本和超鏈接以及虛擬現實技術。
考核要求:
7.1多媒體(掌握)
7.2超文本與超媒體(理解)
7.3多媒體技術(掌握)
7.4視頻會議(了解)
7.5虛擬現實技術(了解)
第八章數據庫系統及其應用
本章在闡述數據庫系統的定義、發展、分類、體系結構等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較詳細地討論了數據庫管理系統和數據庫語言,并介紹了一些新型的數據庫系統。此外,還介紹了數據庫在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考核要求:
8.1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掌握)
8.2數據庫管理系統(掌握)
8.3數據庫語言(掌握)
8.4幾種新型的數據庫系統(理解)
8.5數據庫系統的應用(理解)
第九章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
本章初步介紹了涉及計算機信息安全的各種現象以及相關技術,重點描述了各種保密技術、防御技術和病毒防治技術。
考核要求:
9.1信息安全概述(理解)
9.2保密技術(理解)
9.3防御技術(理解)
9.4虛擬專用網(了解)
9.5審計與監控技術(了解)
9.6計算機病毒(掌握)
第十章計算機應用的領域
本章按照國民經濟中不同行業的角度,較為詳細地介紹了計算機在制造業、商業、金融、交通運輸業等各個領域中的應用。其中包括了傳統的應用,也包括了許多新的應用領域,同時也介紹了將計算機應用于各行各業所使用的主要技術和方法。
考核要求:
10.1計算機在制造業中的應用(理解)
10.2計算機在商業中的應用(理解)
10.3計算機在銀行與證券業中的應用(理解)
10.4計算機在交通運輸業中的應用(了解)
10.5計算機在辦公自動化與電子政務中的應用(理解)
10.6計算機在教育中的應用(理解)
10.7計算機在醫學中的應用(了解)
10.8計算機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了解)
10.9計算機在藝術與娛樂中的應用(了解)
10.10計算機在信息家電中的應用(了解)
四、參考書目
陶樹平主編,《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專業版)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