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論文
來源:易賢網 閱讀:1604 次 日期:2015-12-12 08:27:38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實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論文”,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第一章 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6學時)

教學基本要求:本章明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學習本章要求弄懂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運動觀、時空觀。理解社會的物質性,搞清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實質和意義。正確把握實踐的基本觀點。加深對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解。

重點與難點問題: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形式。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意義。實踐的本質、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與人類世界的關系。意識的本質。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實事求是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教學要點:

第一節 物質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質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發展。列寧物質定義及意義。

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和結構的層次性。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現代意義?,F代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觀及其哲學意義。

三、 物質的存在方式

運動。運動與相對靜止。運動與物質。時間??臻g。時空與運動著的物質的關系。

第二節 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

一、實踐的本質及其基本特征

實踐是以改造物質世界為目的的對象化活動。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實踐的目的性、物質性和社會歷史性。實踐的基本形式。

二、實踐的構成

三、實踐的基本形式和環節

四、自在世界、人類世界與人的實踐活動的相互關系

第三節 意識與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一、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起源、本質。意識與人工智能。

二、意識的結構

三、意識的能動作用及物質對意識能動作用的制約性

四、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其物質性

思考題:

1、如何理解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范疇?列寧物質定義的意義是什么?

2、如何理解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之間的關系?

3、實踐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特征是什么?為什么說實踐是自在世界和人類世界分化與統一的基礎?

4、從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說明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

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6學時)

教學基本要求:本章明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學習本章要求弄懂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運動觀、時空觀。理解社會的物質性,搞清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實質和意義。正確把握實踐的基本觀點。加深對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解。

重點與難點問題: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形式。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意義。實踐的本質、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與人類世界的關系。意識的本質。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實事求是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教學要點:

第一節 物質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質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發展。列寧物質定義及意義。

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和結構的層次性。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現代意義?,F代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觀及其哲學意義。

三、 物質的存在方式

運動。運動與相對靜止。運動與物質。時間。空間。時空與運動著的物質的關系。

第二節 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

一、實踐的本質及其基本特征

實踐是以改造物質世界為目的的對象化活動。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實踐的目的性、物質性和社會歷史性。實踐的基本形式。

二、實踐的構成

三、實踐的基本形式和環節

四、自在世界、人類世界與人的實踐活動的相互關系

第三節 意識與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一、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起源、本質。意識與人工智能。

二、意識的結構

三、意識的能動作用及物質對意識能動作用的制約性

四、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其物質性

思考題:

1、如何理解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范疇?列寧物質定義的意義是什么?

2、如何理解絕對運動和相對靜

止之間的關系?

3、實踐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特征是什么?為什么說實踐是自在世界和人類世界分化與統一的基礎?

4、從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說明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

第三章 世界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9學時)

教學基本要求:本章闡述了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全面理解對立統一規律。學會運用辯證思維方法。

重點與難點問題:發展的本質。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系統的特征。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辯證思維方法

教學要點:

第一節 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

一、 世界的普遍聯系

聯系的概念、特征。系統論的基本思想。

二、 世界的永恒發展

運動、變化與發展。事物變化的多向性及基本方向。

三、聯系和發展的規律性

規律及其特點。必然性與偶然性。

四、事物發展的基本形式和必然趨勢

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第二節 聯系和發展的基本規律

一、質量互變規律

質、量、度。質變、量變及其辯證關系。

二、對立統一規律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及相互關系。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關系。

三、否定之否定規律

肯定與否定。辯證的否定觀。否定之否定。

四、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第三節 世界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一、原因和結果

二、必然性與偶然性

三、現實性與可能性

四、內容與形式

五、本質與現象

思考題:

1.如何理解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

2.質量互變規律的基本內容和意義。

3.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基本內容和意義。

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辯證關系及其理論和實踐意義是什么?

5.為什么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6.聯系和發展基本環節及其各自的方法論意義。

第四章 認識的本質和過程實踐(6學時)

教學基本要求:本章闡述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要掌握認識的本質,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理解認識的辨證過程、真理的屬性和檢驗標準;深刻理解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及黨的思想路線。

重點與難點問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對實際的指導作用。認識的本質。真理及其相對性和絕對性。真理的檢驗標準。認識過程中非理性的作用。價值的本質。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教學要點:

第一節 認識的本質及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

一、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不可知論的對立,與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區別。

二、 認識的主體與客體

認識主體、客體的概念、特征、基本形式及相互關系。

三、 認識過程中反映與主體能動性的統一

認識過程是獲取、選擇與建構信息之統一。

四、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與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目的和檢驗標準。認識對實踐的導向作用。知與行關系。

第二節 認識的發展過程

一、 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感性認識及特征、基本形式。理性認識及特征、基本形式。二者的辯證關系。本質與現象及其辯證關系。

二、由理性認識到實踐

由理性認識到實踐飛躍的必要性及實現途徑。

三、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發展

四、認識論與黨的思想路線

五、主體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認識運動中的理性因素及作用。認識運動中的非理性因素及作用。

第三節 真理和價值

一、真理

真理及其特點。真理與謬誤。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標準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

二、價值

價值及其特點、類型和作用。

三、真理和價值的關系

真理的價值的區別與聯系。

第四節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一、思維方法是正確認識世界的中介

二、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思考題:

1.如何理解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2.認識的辯證運動過程是怎樣的?掌握這一過程有何重要意義?

3.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何理解這一原則在當代中國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真理與價值的辯證關系?

第五章 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3學時)

教學基本要求:把握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唯心史觀的兩大缺陷及產生原因。了解勞動在人和人類社會形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環境、人口、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及交往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明確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實踐的觀點。

重點與難點:唯心史觀兩大缺陷。唯物史觀創立的意義。交往。人類社會的本質特征。

教學要點:

第一節 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一、唯心史觀的根本缺陷及其

二、 馬克思對“歷史之迷”的破解與唯物史觀的形成

三、 唯物史觀創立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實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論文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