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艾和菖蒲
來源:易賢網 閱讀:1237 次 日期:2015-11-23 08:51:43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懸艾和菖蒲”,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懸艾和菖蒲。“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手持菖蒲劍,瘟神歸地府?!边@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歌謠,主題是驅瘟,用艾虎和菖蒲劍把瘟神驅入陰曹地府。同時也形象地表現了端午節家家家戶戶懸艾和菖蒲的習俗。

農歷五月是酷暑炎熱將臨之時,正是流行病、瘟瘴疫癘將發之際,古人認為這是一個惡月,五月五日更是惡月惡日,連生的兒子都不吉利,從而導致了一系列風俗的形成。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采艾以為人形,懸于門戶上,以禳毒氣”。艾,又名艾蒿、家艾,莖葉,含揮發性芳香油,氣味濃烈,有驅除蚊蠅蟲蟻、凈化空氣的作用。早在先秦時期,艾葉就被制成灸條治病。端午節用艾做成人形或虎形懸掛門上,也有剪彩為虎、上粘艾葉,讓兒童隨身佩戴,民間都稱之為“艾虎”,用以驅瘟除邪。

菖蒲是多年生水草本植物,狹長葉片似劍,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殺蟲滅菌的藥物,對治風寒傷肺、胃病均有較好療效。因它的形狀似劍,又有藥用價值,民間迷信它避邪免疫的神效,故自漢晉以來,家家端午節必懸艾以應節景,唐以后更添懸菖蒲,民間稱為“ 蒲龍艾虎”。

端午節這天清晨,人們早早地就把艾枝和菖蒲懸掛在自家門邊,綠油油的枝葉散發出陣陣清香,據說掛上這兩件東西能保平安,病魔瘟邪都能擋在門外,不準進屋。端午這一天,百草都是藥,疼愛孫輩的爺爺婆婆到坡上扯下許多草藥,熬成水給他們洗澡,洗了百草藥水,孩子不生瘡。有時就直接帶小字輩們到野外,一邊采百草,一邊

教兒歌,鄉間田野,一路歡笑一路歌⋯⋯粽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菖蒲掛在大門上,

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處處都端陽。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發展,醫學的普及,“ 蒲龍艾虎”之說已鮮為人知,但端午懸艾和菖蒲之俗仍時有發現,農村更多,只不過較之古代已大大地淡化罷了。

更多信息請查看節日.禮儀

更多信息請查看節日.禮儀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懸艾和菖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