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基本要求
本科目的考試目的在于考察有志于報考刑法學方向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對《刑法學》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和領會刑法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熟練掌握刑法學總論的理論內容,具有較深刻的理論認識水平,能夠運用基本的理論知識分析實踐案例。
二、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閉卷考試,總分150,考試時間為3小時。
三、參考書目
1、《刑法學》(第六版), 高銘暄、馬克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15年8月29日頒布。
四、試題類型:
主要包括:選擇題(包括單選和多選) 、 名詞解析、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等類型,并根據每年的考試要求做相應調整。
五、考試內容及要求
上編 刑法總論
第一章 刑法概說
掌握:刑法的概念和性質;刑法的淵源;刑法解釋的概念與分類。
熟悉:制定刑法的根據和刑法的任務;理解和把握我國刑法的體系;了解我國刑法的發展簡史。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掌握:刑法基本原則的含義及特點;深刻理解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及基本要求;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含義及司法適用要求。
熟悉:刑法基本原則的意義;我國刑法中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的含義;罪刑法定原則在我國刑法立法中的體現;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在立法上的體現。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圍
掌握:刑法空間效力的概念;屬地原則、屬人原則、保護原則、普遍原則的含義;我國刑法關于刑法時間效力的規定。
熟悉:我國刑法的屬地管轄權;我國刑法的屬人管轄權;我國刑法的保護管轄權;我國刑法的普遍管轄權。
第四章 犯罪概念
掌握:刑法中犯罪的概念;深刻理解我國刑法中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熟悉:犯罪的形式概念、實質概念和實質與形式相統一的概念;我國刑法中犯罪概念的意義。
第五章 犯罪構成
掌握:犯罪構成的概念、犯罪構成的基本要件。
熟悉:犯罪構成與犯罪概念的聯系與區別;犯罪構成的特征;犯罪構成的意義。
第六章 犯罪客體
掌握:犯罪客體的概念;犯罪客體的分類;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聯系和區別。
熟悉:理解不同分類的犯罪客體的作用;犯罪客體分類及其意義;犯罪對象的概念。
第七章 犯罪客觀方面
掌握:犯罪客觀方面的概念、特征和要件;理解危害行為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危害行為的表現形式、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根據;理解危害結果的概念、特征、種類和地位。
熟悉:
理解刑法中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因果關系的概念、含義和意義;犯罪的時間、地點和方法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
第八章 犯罪主體
掌握:犯罪主體的概念、共同要件;刑事責任能力的概念、內容與程度;理解影響刑事責任能力的因素;掌握我國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階段的劃分;理解精神障礙、生理功能喪失與醉酒對刑事責任的影響;犯罪主體特殊身份的概念和作用;單位犯罪的概念和處罰。
熟悉:自然人主體和單位主體;刑事責任能力的內容;我國刑法關于精神障礙、又聾又啞的人、醉酒人刑事責任能力的規定;犯罪主體特殊身分對定罪量刑的意義;單位犯罪的特征;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
第九章 犯罪主觀方面
掌握:犯罪主觀方面的概念和要件;罪過的概念及構成;犯罪故意的概念及其類型;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的概念;法律認識錯誤的概念;事實認識錯誤的概念。
熟悉:研究犯罪主觀方面的意義;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劃分的區別;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異同;意外事件與不可抗力的概念;法律認識錯誤對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影響;事實認識錯誤對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影響。
第十章 正當行為
掌握:正當行為的概念和種類;正當防衛的概念及構成條件;緊急避險的概念及構成條件。
熟悉: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避險過當的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
第十一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
掌握:犯罪停止形態的概念和特征及其存在的范圍;犯罪既遂形態的概念、特征和類型;犯罪預備形態、犯罪未遂形態和犯罪中止形態的特征。
熟悉: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之間的區別;理解犯罪未完成形態負刑事責任的根據;預備犯、未遂犯和中止犯的處罰原則。
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
掌握: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構成要件;我國刑法關于共同犯罪的立法規定;理解理解共同犯罪的形式;掌握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其刑事責任。
熟悉:共同犯罪成立的主體條件;共同犯罪成立的客觀條件;共同犯罪成立的主觀條件;一般共同犯罪與犯罪集團的含義;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的概念。
第十三章 罪數
掌握:罪數的概念;繼續犯的概念;想象競合犯的概念;結果加重犯的概念;結合犯概念;慣犯的概念;連續犯的概念;牽連犯的概念;吸收犯的概念。
熟悉:罪數形態的判斷標準;各罪數形態的處罰原則;連續犯與相關罪數形態的區別及其處斷原則;牽連犯與繼續犯的區別及其處斷原則;吸收犯與相關罪數形態的區別及其處斷原則。
第十四章 刑事責任
本章內容只要求一般了解。
第十五章 刑罰概說
掌握:刑罰的概念和特征;刑罰的功能;我國刑罰目的的內容和含義。
熟悉:刑罰與其他強制方法的區別;特殊預防與一般預防的相互關系。
第十六章 刑罰的體系和種類
掌握:我國刑罰的體系;我國刑法規定的各刑種的概念、內容和適用對象;我國刑法中限制死刑適用的規定。
熟悉:我國刑法規定的各種附加刑的基本概念;我國刑法中死刑適用標準、適用程序;非刑罰處理方法的概念、種類。
第十七章 刑罰裁量
掌握:刑罰裁量的概念;理解刑罰裁量的原則的含義和基本要求;法定情節與酌定情節的概念。
熟悉:掌握刑罰裁量情節及其適用規則。情節的種類,法定情節與酌定情節的種類。
第十八章 刑罰裁量制度
掌握:累犯的成立條件;自首的成立條件;數罪并罰的概念、原則;我國刑法中的數罪并罰的適用;緩刑的概念及適用條件。
熟悉:累犯法律后果;立功的概念和成立條件;坦白的概念。
第十九章 刑罰執行制度
掌握:減刑、假釋的概念;減刑、假釋的適用條件和適用程序。
熟悉:假釋犯的考驗、考察及其法律后果。
第二十章 刑罰消滅制度
掌握:時效的概念;我國刑法中關于追訴期限的規定和計算。
熟悉:我國的特赦制度。
下編 刑法各論
第二十一章 刑法各論概述
本章內容只要求一般了解。
第二十二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本章內容只要求一般了解。
第二十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掌握: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特征;放火罪的構成特征;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特征;交通肇事罪的特征;重大責任事故罪的構成特征。
熟悉:把握認定有關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時應當區別的各種界限和應當注意的問題。
第二十四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掌握: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的概念、特征和種類;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特征;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特征;信用卡詐騙罪的特;非法經營罪的特征。
熟悉:理解認定有關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時應當區別的各種界限和應當注意的問題。
第二十五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掌握: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概念和種類;故意殺人罪的特征及認定;故意傷害罪的特征及認定;非法拘禁罪的特征及認定;綁架罪的特征及認定;拐賣婦女、兒童罪的特征及認定;刑訊逼供罪的特征及認定。
熟悉:理解認定有關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時應當區別的各種界限和應當注意的問題。
第二十六章 侵犯財產罪
掌握:侵犯財產罪的概念、特征、種類;搶劫罪的特征及認定;盜竊罪的特征及認定;詐騙罪的特征及認定;侵占罪的特征及認定;敲詐勒索罪的特征及認。
熟悉:把握認定有關侵犯財產犯罪時應當區別的各種界限和應當注意的問題。
第二十七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本章內容只要求一般了解。
第二十八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
本章內容只要求一般了解。
第二十九章 貪污賄賂罪
掌握:貪污賄賂罪的概念、特征和種類;貪污罪的構成特征及認定;挪用公款罪的特征及認定;受賄罪的特征及認定。
熟悉:理解認定有關貪污賄賂犯罪時應當區別的各種界限和應當注意的問題。
第三十章 瀆職罪
本章內容只要求一般了解。
第三十一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本章內容只要求一般了解。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