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申論考試中提出對策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對于拿分而言也占據了比較大的分值,提出對策建議不僅能測評出考生對于材料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測評出考生的思想以及如果考生成為事業單位所做出的一些實際性措施。我們總結歸納了事業單位申論考試中常用對策與手段,以助考生在備考中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事業單位考試申論常用對策手段:
由于考生的年齡、生活及工作經驗限制,不可能對提出對策這部分做到完全游刃有余,我們在這里把通常情況下政府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的手段列出來,以供參考。下面是一些申論常用的方方面面的對策手段套路。
(一)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政府處理公共管理問題的常用手段,包括立法和執法兩個方面:立法是對要解決的相關問題從制度上進行規范,從而建立起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執法就是通過司法手段解決已發生的問題,如提起訴訟等。
(二)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就是直接用下命令的方式解決問題,是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強制性和時效性特點,但其往往只在短時間內奏效,這也恰是其局限性所在。
常用的行政手段包括制訂機關政策、貫徹執行政策;實施職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規劃管理、市場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改革行政審批運行機制,切實轉變職能;推進行政民主化進程,實行透明管理;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群眾路線;樹立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加強督辦、查辦,強調落實,提高執行力;加強信息工作,加速推進電子政務等。
(三)經濟手段
經濟手段就是采取經濟調節的方式解決問題。經濟手段具有間接性、自愿性和長期性的特點。經濟手段一般包括宏觀經濟調控和微觀經濟規制。在宏觀上,政府要運用財政、金融、收入、產業政策等手段,采用參數調節的方法對經濟進行宏觀調節。在微觀上,解決問題往往要求采用經濟手段,引導人們的行為,使人們配合行政措施。
(四)管理手段
常用的管理手段包括掌握管理規律,實現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探索先進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管理規章制度,做到照章辦事;明確職責、權利,切實加強對有關工作的管理;齊抓共管,綜合治理;強化社會管理、社區管理、屬地管理、行業管理;樹立“人本”意識,加強人性管理、柔性管理;加強協調溝通,營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社會環境,人際環境、上下級環境、勞資環境;加強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開發人力資源,提高勞動者素質;節約管理成本。
(五)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包括實施普法教育,樹立全民法治意識;推行社會主義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公德水準;加強黨性教育,搞好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掃盲教育,提高全民素質;關心青少年教育,加強有關適應性、針對性短期培訓;加強繼續教育,建立學習型社會;努力培養選拔科技人才隊伍、企業家隊伍和管理者隊伍;深化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計算機網絡,加強宣傳教育,做好輿論引導工作等。
(六)監督手段
監督手段包括黨紀國法監督、司法監督、新聞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內部監督、審計監督等。
(七)協調手段
協調手段主要包括樹立協調意識和利他觀念;注意協調溝通,形成工作合力;統籌兼顧,注重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注意利益協調,兼顧各方利益,實現雙贏多贏;注意協調方法與技巧;選擇適當的協調方式;注意上下級協調、干群關系協調、矛盾各方協調等。
(八)自律手段
自律手段主要包括建立有關機關單位的自我約束機制;有關方面不斷自我完善、自我調節、自我修正;領導干部要接受監督,加強自律;要加強公民道德修養、職業道德修養、官德修養;自覺樹立誠信觀念等。
以上手段比較全面,要看準材料所反映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地使用,切忌盲目套用。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