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鐵道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專業介紹
來源:石家莊鐵道大學 閱讀:1072 次 日期:2015-09-22 13:54:1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石家莊鐵道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專業介紹”,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 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001 土木工程學院

081401 巖土工程

巖土工程專業隸屬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主要培養有關巖土工程設計理論和實踐的高級專門人才,能夠勝任教學、科研及工程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立足于解決巖土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的關鍵技術問題,主要研究方向:① 巖土工程穩定性與變形控制技術,主要研究各種條件下的地基固結、變形理論,地基加固處理新技術、新方法和巖土工程穩定性控制技術。②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主要研究各種類型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特性、土工合成材料結構的作用機理與應用新技術。③ 特殊土工程特性,主要研究黃土、膨脹土、鹽漬土、凍土等特殊土的工程性質和工程應用技術。④地下工程及深基坑的環境影響與控制,主要研究地下工程與深基坑的環境影響理論及施工安全控制技術。

本專業具有一支實力雄厚、學歷職稱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F有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8人,其中教授14人,17人具有博士學位。

081402 結構工程

結構工程專業隸屬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主要研究土木工程中具有共性的結構選型、力學分析、設計理論、建造技術和管理等,培養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理論和實踐的高級專門人才。立足于解決土木工程結構在設計和施工中的重大技術問題,多年來本專業已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研究方向和鮮明的專業特色。主要研究方向:① 工程結構的力學行為與結構加固,主要研究土木工程結構在各種荷載工況下的力學特性、破壞機理和結構分析方法,研究結構加固理論與技術。②現代結構設計理論與應用,主要研究超高、大跨以及特種土木工程結構的設計理論與實踐。③結構健康診斷與控制,主要研究土木工程結構損傷診斷與評估的理論體系與手段,并對控制措施進行研究。④結構振動與結構控制,主要研究土木工程結構在車輛、風和地震等各種作用下的動力反應與控制。

本專業具有一支實力雄厚、學歷職稱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6人。其中教授17人,17人具有博士學位。

081403 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專業隸屬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主要培養市政工程理論和實踐的高級專門人才,能夠勝任教學、科研及工程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立足于研究城市建設中急需解決的設計和應用問題。主要研究方向:①城市道橋設計理論與應用,主要研究城市地面以上交通基礎設施設計和建造理論方法。② 城市地下工程理論與應用,主要研究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③ 城市水利設施優化及水資源合理利用, 以水的社會循環為研究對象,研究其水質和水量的運動變化規律和理論,及相關的工程技術問題,以實現水的良性社會循環和合理應用。

本專業具有一支實力雄厚、學歷職稱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9人,其中教授7人,5人具有博士學位。

081406 橋梁與隧道工程

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隸屬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主要培養橋梁和隧道工程理論和實踐的高級專門人才,能夠勝任教學、科研及工程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立足于解決大型橋梁和隧道工程在設計和施工中的重大技術問題,主要研究方向:①橋梁結構設計理論與施工控制,主要研究橋梁結構設計中的新理論和新方法,橋梁施工的理論與控制技術。② 橋梁振動控制,主要研究大型與新型橋梁結構振動控制理論與控制技術。③隧道及地下工程新技術與環境控制,主要研究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新技術和施工環境安全控制技術。④ 隧道穩定性理論,主要研究隧道穩定理論和穩定性控制技術。⑤ 超前地質預報,主要研究超前地質預報與物探儀器應用新理論、新技術和超前地質預報與隧道施工地質新理論、新技術。

本專業具有一支實力雄厚、學歷職稱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F有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42人。其中教授31人,33人具有博士學位。

082301 道路與鐵道工程

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隸屬于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主要培養道路與鐵道工程理論和實踐的高級專門人才,能夠勝任教學、科研及工程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立足于道路與鐵道工程在設計和施工中的重大技術問題,主要開展道路與鐵道工程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及管理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①勘測設計信息化與GIS應用技術,研究公路、鐵路的現代勘測設計技術。②道路與鐵道工程設計理論,研究路基設計技術、新型路面結構、新型路面材料以及路基路面的設計理論。③高速鐵路與公路施工及監測技術,主要研究客運專線、高速重載鐵路、高等級道路特殊路基的加固方法與施工技術,道路與鐵路噪聲產生機理、監控監測技術、車路耦合動力學和路面結構振動及交通環境噪聲控制。④道路與鐵道工程建設管理,重點研究建設方的建設管理問題以及施工方的企業管理、工程管理的新思路、新機制。

本專業具有一支實力雄厚、學歷職稱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F有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20人,其中教授18人,22人具有博士學位。

085213 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

本領域旨在培養掌握扎實系統的基本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了解相應學科的前沿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運用先進技術和方法解決房屋建筑、道路、鐵路、運輸管道、橋梁、隧道、運河、堤壩、港口、電站、機場、碼頭、市政、防護工程等實際工程中的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及維護等方面的問題,能獨立擔負實際工程的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有:橋梁與結構工程設計理論與應用;橋梁與結構工程施工與監控;隧道工程施工與安全技術;城市地下工程施工與環境控制技術;巖土工程治理與防護;路基工程關鍵技術。

本領域具有一支實力雄厚、學歷職稱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有政府特貼專家、國家級百千萬人才、省管優秀專家、中青年突貢專家等?,F有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73人,其中教授48人,46人具有博士學位。

085224 安全工程(專業學位)

本領域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深入的專業知識、掌握解決安全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開拓創新精神、具有在安全工程、公共安全管理等領域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有:安全系統工程與系統管理;產業安全技術及風險評價;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爆炸安全理論與技術;巖土災害發生機理與防治;環境安全控制及工程。

本領域具有一支實力雄厚、學歷職稱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F有碩士生導師10人,其中教授8人,8人具有博士學位。

002 機械工程學院

080201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本專業是集數字化產品設計與制造、綠色制造、先進機械裝備設計及加工技術為主要研究內容的學科專業。本學科點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學、科研隊伍?,F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其中有省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干教師若干人,具有博士學位的4人。整個學術隊伍學歷層次高,后備力量強。近年來,己完成各類科研項目3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有10余項項目獲省部級獎勵或國家專利。正式出版教材6部,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錄30余篇。目前,有10余項縱、橫向科研項目在研,科研課題來源廣泛,科研經費充足。本學科具有四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臥式數控車削中心、三維掃描儀等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檢測儀器,具有穩定的產學研基地和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為研究生的課題研究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

080202 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是將機械學、電子學、信息科學、計算機技術、檢測技術、控制技術等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的工程應用學科,著重培養既有扎實的機械工程基礎知識,又掌握基于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自動控制理論的機電系統集成技術,能從事現代機電系統研究開發、應用及教學工作的高層次人才。研究方向:機電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傳感與測量技術、機電系統控制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

本專業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2人,其中河北省教學名師1人、河北省青年科技獎2人、河北省百名優秀科技創新人才1人、入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計劃”2人。發表論文共36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錄5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共7部,獲國家級獎2項、省部級獎9項。近三年內支配科研經費合計700萬元,目前在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項目、與大型國企合作科研項目等10余項。

本專業有機電系統監測與控制、傳感器與自動測試系統等6個實驗室,擁有各種先進的測控儀器設備,總資產達800多萬元。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機械設計及理論是對機械進行功能分析與綜合并定量描述與控制其性能的基礎技術學科,主要研究各種機械、機構及其零件的工作原理、運動和動力學性能、強度與壽命、振動與噪聲、摩擦、磨損與潤滑、機械創新與設計以及現代設計方法等。

我校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2012年遴選為河北省重點學科,下設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施工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系統的檢測與方法等三個研究方向,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2人,教授11人。本學科注重基礎理論與工程應用方面的研究,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攻關計劃及省部級等科研項目20多項,獲國家及省部級多項獎勵,在國內外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50多篇,其中SCI、EI、和ISTP檢索7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共8部;近年來與多家企業聯合開發的多種施工機械在國家工程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080204 車輛工程

車輛工程專業主要研究汽車、機車車輛、軍用車輛、工程車輛及新能源汽車的現代設計理論及方法、車輛電子控制技術、車輛狀態監控與智能診斷、車輛系統動力學與控制等。

我校車輛工程專業是河北省重點學科?,F有碩士導師9人,其中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8人。近5年來,發表論文100多篇,被SCI、EI收錄論文50多篇,獲省部級獎勵多項。

2008年以來,車輛工程實驗室在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資金資助下,實驗室硬件建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新增設備如車-路耦合綜合實驗系統、輪對跑合實驗臺、激光掃描測振儀、模態激振系統、車輛遠程自動駕駛系統、單體泵電控柴油機、高壓共軌柴油機、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性能試驗臺等均為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新增儀器設備總價值1200多萬元。

目前主持的在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國家“863”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項目2項,河北省自然基金5項,廳級和橫向課題多項,研究經費充足。

081102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是應用現代物理、控制理論、電子學、信息學和計量學,研究被控對象的信息提取、轉換、傳遞與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一門學科。檢測技術研究如何將各種反映被測對象特性的參數按照一定的對應關系轉換為易于傳遞的信號。自動化裝置涉及測量與控制系統中的傳感器、變送器、控制器、執行機構等。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的研究與應用已經遍及工業、交通、航空航天、電力、冶金及國防等各個領域,對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和裝備的現代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專業研究方向:在線檢測與虛擬儀器、傳感技術及信息處理、現場總線儀表和現場總線計算機網絡技術、智能檢測技術與系統。

本專業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2人,發表論文18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45篇,獲國家級獎l項,獲省部級獎共8項。本專業依托的機械工程實驗中心為河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其中測控技術專業實驗室擁有各種先進的測控儀器設備,總資產達1200多萬元,為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實驗條件。

081404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本專業主要從事供熱及建筑節能技術、新能源及高效燃燒技術、空調及熱工設備的節能技術、潔凈空調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F有教授2人、副教授9人,研究生導師7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名。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攻關、建設部建筑節能改造試點工程等課題30余項。曾獲得省、市級獎勵8項。發表高質量論文200余篇。主編教材和專著10部。承擔多項校企聯合攻關課題,成功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擁有完整的實驗室和先進的實驗設備,為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在長大隧道通風、建筑節能、新能源及高效傳熱、空調及熱工設備節能、特種燃燒設備開發、城市能源結構調整和改善居住環境質量等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082304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載運工具包括機車車輛、汽車、船舶和航天器。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我校載運工具主要研究機車車輛、汽車的系統動力學與控制;車-路耦合系統動力學理論及應用;運行監測與系統安全可靠性;故障診斷理論與維修技術;運行自動化與電子控制;智能工程理論及應用。

我校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學科現為河北省重點學科,目前與北京交通大學聯合招收博士研究生。依托交通環境與安全工程研究所,該學科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教學團隊,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近年來,共完成包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各種科研項目60余項,發表論文360余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二項,天津市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目前在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省部級及其它項目20余項,體現出該學科具有很高的科研水平和很強的科研能力。

本學科實驗室為河北省重點實驗室及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下設振動與噪聲控制、測控技術、故障診斷、車輛工程等專業實驗室。實驗室擁有國際先進的實驗設備,其中包括大、中型電動振動臺、德國激光掃描測振儀、美國MTS材料試驗機和多功能液壓實驗臺、德國BBM噪聲源識別分析系統等各種實驗設備,將為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

085201 機械工程(專業學位)

機械工程領域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機械裝備和生產制造技術。機械工程領域碩士要求掌握現代機械設計基礎理論和方法、現代制造技術、現代控制理論和方法、機電一體化技術、檢測診斷技術、實驗技術、機械性能分析技術、使用維修理論及技術、設備操作環境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培養具有產品開發設計能力、生產工藝設計及實施能力、生產設備檢測診斷、管理及使用維修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盾構與TBM關鍵技術、高鐵施工裝備研究與應用、空調設備與技術。

本領域現有教授28人,副教授17人,近三年發表論文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5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8部,獲國家級獎7項,獲省部級獎22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攻關計劃及省部級等科研項目60余項,科研經費充足。

085236 工業工程(專業學位)

工業工程是某一工程領域和管理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性工程技術領域。工業工程領域碩士是為了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工業工程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需要,培養能運用多種學科知識的人員、物料、設備、能源、信息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規劃、設計、評價、創新和決策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工業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應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系統地掌握某—門工程專業知識和工業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懂得現代工程經濟和現代工程管理理論,掌握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先進技術和手段,并能綜合應用這些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生產實際問題。主要研究方向有:施工企業與管理(包括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現代制造工程等);質量工程(包括生產計劃與控制、質量管理與可靠性、現場管理與優化等);人機工程(包括人機工程理論、人—機—環境系統的設計和改善方法與技術、系統優化與仿真理論及技術等);企業信息化與協同管理技術(包括企業集成與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管理網絡化等)。

本領域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7人,其中有省學科帶頭人2人;中青年骨干教師10人,形成一支學術水平高、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近幾年來,己完成各類科研項目30余項,有10余項項目獲省部級獎勵或國家專利。發表學術論文 80多篇。目前,有10余項縱、橫向科研項目在研,科研課題來源廣泛,科研經費充足。

003 經濟管理學院

120100 管理科學與工程

本專業旨在培養既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應用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和從事相關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

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以研究工程管理為主。本專業導師隊伍現有正、副教授23人,導師均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一支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團隊。本專業研究經費充足,實驗設備等技術基礎雄厚,在工程管理理論和實踐中取得了一批學術水平高、應用性很強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成果。在工程項目管理、投資與造價管理、國際工程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并形成穩定的研究方向。歡迎廣大有志青年報考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120201 會計學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健全和完善國家高層次會計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高素質、應用型的會計人才隊伍,特設置會計學專業。會計學專業招生對象、課程設置、培養方式以及知識和能力結構均遵循面向會計職業的原則,培養會計職業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職業指向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企業CFO或財務主管、資本市場監管機構和參與機構骨干、政府及非盈利機構財務部門骨干、稅收機關和注冊稅務師骨干、會計職業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與會計工作緊密相聯的審計、財政、稅務、社保、金融領域業務骨干。

專業培養方向如下:1.會計理論與方法;2.審計理論與方法;3.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

會計學專業有正、副教授14人,導師均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師資力量雄厚,形成了合理的科研、教學梯隊。導師隊伍均具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在會計理論與方法、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理論與方法等方向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部分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會計學專業有會計模擬實驗室面積100平方米、會計電算化實驗室面積100平方米,財務管理實驗室80平方米,實驗設備50多萬元,完全能夠滿足碩士培養的要求。歡迎廣大有志青年報考我校會計學碩士研究生。

120202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較高的企業管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高層次管理人才,要求畢業生既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又有較高的管理藝術和手段,因而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實踐教學和管理案例教學。在長期的教學科研實踐中,本專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個研究方向:企業經濟分析與投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管理。

本專業現有正、副教授19人,導師均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師資力量雄厚,實踐經驗豐富,形成了一支以河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專家、河北省高校百名創新人才為核心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本專業研究經費充足,實驗設備等技術基礎雄厚,近年來,在企業經濟分析與投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等多個領域取得了一批學術水平高、應用性很強的科研成果,完成國家自然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河北省重大研究專項課題多項,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和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多項。歡迎廣大有志青年報考我校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085240 物流工程(專業學位)

物流工程是研究物流系統的資源配置、物流運作過程的控制、經營和管理的工程領域,是管理工程與技術工程的結合,與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環境工程、機械工程、工業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等領域密切相關。

本領域以學校特色專業為依托,著眼于工程建設、制造企業和社會流通等領域的物流信息化和物流自動化等方面研究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旨在培養系統掌握現代物流理論與技術方法,具備物流系統預測及規劃、物流系統設計、物流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工程、物流設施規劃等工程技術綜合能力、特色鮮明、應用型、復合型物流專業高級人才。

主要包括以下方向:1.物流規劃與布局設計;2.物流信息系統;3.材料采購與供應鏈管理;4.運輸與倉儲管理等。

本領域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豐厚,現有正、副教授40余人,博士30余人,并聘請學術水平高、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和社會專家為校外導師。根據社會需求,物流技術與管理技能并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業務實踐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085239 項目管理(專業學位)

項目管理以工程項目和其它企業管理項目為研究對象,在經濟學、管理學和工程學等學科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交叉工程領域。它采用方法論、系統論、組織論的思想和方法,根據項目的特點,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的知識,對項目的實施進行規劃、組織、協調和控制,順利實現項目目標。

本領域面向工程實踐,具有明顯的技術加管理的特征,綜合應用社會科學、經濟管理知識和相關法律,結合工程技術的手段和方法,解決工程項目實踐中的管理問題。旨在培養精通項目管理流程與規則,具備項目策劃與評估技術、項目融資方式與策略、項目建設總體組織、項目采購與合同、項目設計與建設的管理、項目團隊建設與激勵等方面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寬廣的知識面,對項目決策、計劃、實施、評估等項目全壽命周期工作能夠進行全過程有效管理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包括以下方向:1.建設工程管理; 2.會計及財務管理;3.工程經濟及造價管理; 4.企業管理;5.金融及貿易管理; 6.項目綜合評價及分析;7.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等。

本領域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豐厚,現有正、副教授40余人,博士30余人,并聘請學術水平高、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和社會專家為校外導師?;谏鐣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業務實踐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125100 工商管理(MBA)(專業學位)

工商管理(MBA)旨在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社會責任感及創新精神,掌握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理論,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和技能,適應企業管理部門需要的務實型、復合型和應用型的高層次管理人才。經濟管理學院是鐵道部指定的建造師繼續教育培訓基地、河北省建設項目管理人員培訓中心和國家職業經理人培訓基地,學院堅持面向社會、服務鐵路、理工結合、辦出特色的方針,為各大中型企業培養了大量管理人才,并在管理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專業現有正、副教授近40人,導師均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并聘請了學術水平高、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和社會專家作為校外導師。設有七個方向:市場營銷與物流管理、金融與國際貿易、會計與財務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歡迎廣大考生報考我校工商管理(MBA)碩士研究生。

004 馬克思主義學院

03050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主要有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發展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研究三個研究方向。著重培養適合于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學校從事理論宣傳、理論研究、政治思想工作和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的高層次人才。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6人,碩士7人,河北省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近五年來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40余篇,其中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7篇;出版專著、教材7部;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市(廳)、學校各類課題21項;獲省部級獎勵5項,市(廳)級獎勵4項。目前正在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市(廳)級項目7項。本專業師資隊伍是省級教學團隊的組成部分,現有5名導師,擁有中外藏書15萬余冊、中外文期刊170余種、以及專用閱覽室等培養條件。

0305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主要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三個研究方向。培養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學校從事理論教育、理論宣傳、理論研究、黨群工作、文化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是河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教育廳基地的研究中心,是河北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與研修基地、河北省生態與發展環境研究基地的依托專業?,F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碩士學位7人,河北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學校“教學標兵”2人。近五年來出版學術專著5部;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和國內重要理論網站轉載6篇;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獎勵5項。目前正在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廳級項目多項。本專業師資隊伍是省級教學團隊的組成部分,現有導師6名,具有良好的教學和研究條件,相關文獻期刊資料種類齊全。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教育三個研究方向。培養能夠勝任本學科相關的教學科研工作、黨政群團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級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碩士學位5人,河北省教學名師1人。近五年來出版學術專著7部,教材5部;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河北省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多項。目前正在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科學研究項目7項。本專業師資隊伍是省級教學團隊的組成部分,現有7名導師,具有良好的教學與研究條件,有中外文藏書15萬余冊,中外文期刊170余種。

005 人文學院

035102 法律(法學)(專業學位)

本專業招收本科階段為法學專業的畢業生(含同等學力考生)。

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企業法律事務等行業、部門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

我校法律碩士突出工程和交通法律專業特色。采取學校與法律實務部門聯合培養人才的模式。實行雙導師制,每名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由一名學校導師和一名法律實務部門導師聯合指導,以學校導師為主。法律實務部門導師參與實踐過程、實踐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實現研究工作與專業實踐相結合,重視和加強案例教學。

本專業專職教師中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人,法律實務部門兼職教師均為實踐經驗豐富的資深法律工作者。目前正在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3項,省教育廳重點攻關項目1項。本專業建有法學實驗室和模擬法庭,可以開展模擬現場勘查、痕跡檢驗、文件檢驗、心理測試、模擬法庭演練、專題疑案辯論等教學實踐任務。在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石家莊鐵路法院、石家莊市橋西區檢察院等多家法律實務機構建有實踐基地。設有“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法制環境研究方向)”等科研平臺。

006 交通運輸學院

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本專業是研究鐵路、公路以及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軌道交通的信息采集、處理、管理與控制的基本理論,以及信息和控制技術在交通運輸中應用的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1、交通信息管理理論與技術。研究交通運輸信息的標準化;信息采集與處理;信息發布與共享;信息管理與挖掘。2、道路交通控制理論與技術。研究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軌道交通的運行控制與智能化問題。3、交通系統仿真理論與技術。研究宏觀仿真、微觀仿真等交通仿真理論、技術與應用。

本專業現有導師1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實驗室擁有多臺套先進的實驗設備和軟件系統可供研究生使用。圖書資料齊全,學術交流廣泛。歡迎交通工程、交通運輸、土木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工程等專業同學報考。

082303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本專業是研究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與管理決策理論與方法的新興交叉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1、交通系統規劃理論與方法:主要研究城市交通、公路交通及綜合運輸的規劃理論與實用方法。2、交通設施優化設計理論:主要研究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公路交通設施的安全、舒適以及高效化設計的理論問題。3、交通系統安全管理:主要研究道路交通系統安全的管理理論、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

本專業現有導師14人,其中教授5人,教授級高工2人,具有博士學位8人。專業實驗室擁有多臺套交通流檢測、交通安全設施檢測等實驗設備,以及交通運輸規劃和交通流仿真系統軟件可供研究生使用。專業圖書資料齊全,學術氣氛濃厚。歡迎交通工程、交通運輸、土木工程、管理工程等專業的考生報考。

085222 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學位)

本領域研究范圍涉及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施工與養護管理,以及交通運輸組織與管理,交通運輸信息化等內容,并以高速重載鐵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交通與城市軌道交通為研究重點。培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能夠承擔交通運輸部門相關專業技術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性專門技術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有:高等級道路與鐵道工程設計與施工;道路交通系統規劃設計與控制;軌道交通綜合技術與交通信息化;交通運輸組織與運營管理。

本領域師資力量雄厚,培養條件優良。現有導師4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導師22人。實驗條件好,圖書資料豐富,學術交流活躍。

007 建筑與藝術學院

095300 風景園林(專業學位)

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工程與技術、園林植物應用與園林生態等領域基礎理論,能夠承擔風景園林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創新型、應用型和復合型高層次風景園林專門人才。

本領域現有教授、副教授30人,其中,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9人、一級注冊結構師1人、一級注冊暖通工程師1人、國際商業美術師3人,國家一級美術師1人,專職教師囊括了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河北省“三育人”先進個人、石家莊鐵道大學教學名師等,還聘請了包括河北省建筑大師在內的多位學術、專業水平高、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建筑師、設計師擔任校外導師,形成了一支專兼職結合、師德高尚、素質優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師資隊伍。近幾年來,承擔國家、省、市級課題120余項,獲河北省委書記、省長等省領導批示14項,獲建設部2008年全國保障性住房建筑設計競賽三等獎、建設部2006年全國節能省地型住宅建筑設計競賽技術集成創新獎、河北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三等獎,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河北省委辦公廳調研一等獎、河北省住建廳科技進步一等獎、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等多項獎項。學院非常注重在實踐中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了城鄉景觀規劃、人居環境、城市色彩、景觀生態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明確的特色研究方向,指導學生獲得國際、全國和河北省多項競賽大獎。此外,還與國內10余家具備甲級資質的設計單位簽訂協議,建立實踐基地,為學生實踐和就業提供了保障。

008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080502 材料學

材料學專業主要培養從事材料設計、結構性能預測、材料制備和材料性能綜合優化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歷經10余年發展,逐漸形成了智能材料及工藝、新型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樹脂基復合材料等特色鮮明、具有發展潛力的研究方向。本專業導師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9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3人。材料實驗中心為河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面積3000多平方米,擁有透射電子顯微鏡、大功率光纖激光器、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儀、真空淬火爐、真空感應熔煉爐、壓汞儀、凍融儀、綜合熱分析儀、紅外光譜儀、氣相色譜儀等大型精密教學科研設備30余臺套,總值2000余萬元。本學科藏書5.7萬冊,期刊88種。

本專業培養單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河北省高等學校冶金材料教育創新高地,擁有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兩個河北省品牌特色專業。近年來承擔含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十一五”重點科技支撐項目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0余項,被SCI、EI收錄的文章100余篇,聘請多位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并與其它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生。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是將原料、原材料轉變成實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種工程技術。我校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在傳統的熱、鑄、鍛、焊加工技術基礎上,著重致力于培養從事材料快速精密成型、連接、先進材料設計制造與應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先進成形與加工技術、先進功能材料制備與應用、材料連接新技術和先進復合材料設計與制造。材料加工工程專業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導師隊伍?,F有導師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均具有博士學位,1人次在清華大學材料加工專業從事過博士后研究,1人次在德國從事過博士后研究。

近3年承擔與參加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河北省高等學??茖W技術重點項目、清華大學以及中國南車集團研究課題15項,科研經費200萬元,被SCI、EI 收錄論文30余篇。

材料實驗中心為河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面積3000多平方米,擁有透射電子顯微鏡、大功率光纖激光器、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儀、真空淬火爐、真空感應熔煉爐、壓汞儀、凍融儀、綜合熱分析儀、紅外光譜儀、氣相色譜儀等大型精密教學科研設備30余臺套,總值2000余萬元。藏書5.7萬冊,期刊88種。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河北省高等學校冶金材料教育創新高地,擁有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兩個河北省品牌特色專業。近年來承擔含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十一五”重點科技支撐項目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0余項,被SCI、EI收錄論文100余篇,聘請多位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并與其它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生。

085204 材料工程(專業學位)

材料工程領域涉及材料的加工制備、質量的改進、使材料成為人們可用的器件或構件的生產工藝、制造技術、工程規劃、工程設計、技術經濟管理等工程知識,并與土木工程、冶金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電氣工程等領域密切相關。歷經多年發展,逐漸形成了金屬材料與加工、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特色鮮明、具有發展潛力的研究方向。

材料工程領域現有教授17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2人。材料實驗中心為河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面積3000多平方米,擁有透射電子顯微鏡、大功率光纖激光器、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儀、真空淬火爐、真空感應熔煉爐、壓汞儀、凍融儀、綜合熱分析儀、紅外光譜儀、氣相色譜儀等大型精密教學科研設備30余臺套,總值2000余萬元。藏書5.7萬冊,期刊88種。

材料工程為河北省高等學校冶金材料教育創新高地,擁有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兩個河北省品牌特色專業。近年來承擔含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十一五”重點科技支撐項目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0余項,被SCI、EI收錄論文100余篇,聘請多位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并與其它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生。

009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080802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是一個與電能的產生、變換、傳輸、分配、應用和控制等有關的專業。它涉及到牽引供電系統、電力系統的規劃與運行規律,以及相應的測量、保護、調節控制系統的理論和技術等。與計算機、電子、通信、網絡與信息、控制、測試、自動化及現代控制理論等學科與技術密切相關交叉滲透?,F有研究方向包括:電力系統檢測與自動化裝置、電站監控與牽引供電、控制理論與方法及其在電氣系統中的應用和電力系統計算與仿真等。

本專業專業現有碩士生導師7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學位1人。河北省高校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河北省優秀教師1人,獲得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稱號1人。

近年來本專業主持和參與縱、橫向科研項目60余項,15項科研成果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項,國家發明專利5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本專業的電子工程實驗中心為河北省示范中心,建筑面積2000余平米,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與試驗手段,中心擁有美國NI的Labview實驗平臺、現代電力系統及繼電保護實驗平臺、美國FLUKE系列電力系統試驗檢測設備以及現代電力電子、數字圖像處理、嵌入式與DSP實驗平臺等。

學科緊密圍繞高速鐵路、干線電氣化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智能電網、電氣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人工智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等方向開展基礎理論及創新技術研究。近年來與鐵路總公司所屬單位在高速鐵路牽引供電能力分析與優化、牽引供電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電力系統與接觸網狀態監測與診斷、電力系統運行人員培訓仿真系統等課題展開多項研究工作。學科特色鮮明、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畢業生直接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

080804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密切結合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緊跟國際科技前沿,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力負荷的系統仿真與補償,測控技術,數字信號處理及模式識別,在計算機測控和DSP領域有獨到的科研優勢。

本專業現有碩士生導師13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高級工程師1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河北省高校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河北省優秀教師1人,獲得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稱號2人。

近年來本專業主持和參與縱、橫向科研項目60余項,15項科研成果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本專業的電子工程實驗中心為河北省示范中心,建筑面積2000余平米,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與試驗手段,其中與54所合作建立了城市軌道交通通信與行車控制央企共建重點實驗室,與石家莊數英儀器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通信射頻測量聯合實驗室;中心擁有美國NI的Labview實驗平臺,數字圖像處理平臺,現代電力電子DSP平臺,信息網總線平臺,物聯網系統平臺,嵌入式平臺,檢測平臺,軌道交通通信系統平臺等,并與清華大學共同創建了載運工具自動化運行與控制平臺,實現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和研究生互訪。

學科緊密圍繞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電氣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人工智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等方向開展基礎理論及創新技術研究。學科特色鮮明、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畢業生直接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

085207 電氣工程(專業學位)

電能作為現代最主要的二次能源,在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電能的生產和傳輸已形成了“電力工業”,其運行與管理的科技含量正在迅速提高;同時,電能的生產、傳輸、使用及其控制設備,也在不斷地發展或更新,向智能化、成套化、高效能發展,逐步與電子計算機、微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相結合,形成新型的電工技術與設備,電氣工程在國民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中正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領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電氣自動化設備的研發制造;2、電氣自動化領域的測控技術;3、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技術;4、電氣工程中的信息技術。

本領域現有碩士生導師16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3人。河北省高校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河北省優秀教師1人,獲得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稱號2人。

近年來本專業主持和參與縱、橫向科研項目60余項,15項科研成果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

本專業的電子工程實驗中心為河北省示范中心,建筑面積2000余平米,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與試驗手段,其中與54所合作建立了城市軌道交通通信與行車控制央企共建重點實驗室,與石家莊數英儀器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通信射頻測量聯合實驗室;中心擁有美國NI的Labview實驗平臺,數字圖像處理平臺,現代電力電子DSP平臺,信息網總線平臺,物聯網系統平臺,嵌入式平臺,檢測平臺,軌道交通通信系統平臺等。

學科緊密圍繞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智能電網、電氣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人工智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等方向開展基礎理論及創新技術研究。學科特色鮮明、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畢業生直接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

010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0812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河北省重點學科)、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兩個二級學科。本學科現有長江學者1人,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1人,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0人。近五年,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獲發明專利4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0項;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3項,被SCI、EI、ISTP收錄論文100余篇。建有網絡技術、網絡安全、智能信息處理、嵌入式系統、虛擬儀器與信號處理、軟件工程、虛擬工程、數字技術、機器視覺與圖像處理等實驗室;擁有虛擬化桌面云暨高性能計算中心、國家聯邦實驗室河北省主節點等。與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聯合建立了“航天飛行控制可視化研究室”。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突出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實際應用,以培養高層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專門人才為目標,培養研究生具有扎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分析、設計、開發技術,具備大規模、復雜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主要研究軟件設計、開發、維護和使用過程中涉及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培養研究生具有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基礎,系統掌握計算機軟件設計方法及軟件系統開發技術。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虛擬現實技術及其應用;2.網絡技術及應用;3.計算機信息系統;4.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5.大數據處理與分析;6.移動互聯網應用;7.智能檢測與嵌入式系統;8.軟件設計與開發;9.軟件工程理論與工程實踐。畢業研究生就業渠道寬廣,能夠勝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高新技術產業等的計算機及軟件相關教學、科學研究、系統設計、產品開發、應用系統集成等工作。

078401 教育技術學

教育技術學碩士點現有長江學者1人,河北省特管專家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層次人才1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擁有虛擬化桌面云暨高性能計算中心、網絡工程與安全實驗平臺、數字技術實驗平臺、虛擬工程實驗平臺、軟件工程實驗平臺、移動教學資源開發平臺。

該學科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勤奮好學、治學嚴謹,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術;掌握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移動教育、智能教育及教育信息管理等方面理論及系統的設計與開發的高層次教育技術人才。

本學科設有:網絡教育及支撐技術、軟件設計與開發、智能教學系統、教育信息管理、虛擬現實(虛擬學習環境)、移動教育與泛在學習6個研究方向。

本專業授予理學碩士學位。

085211 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

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長江學者1人,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1人,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0人。近五年,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獲發明專利4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0項;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3項,被SCI、EI、ISTP收錄論文100余篇。

計算機技術包括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設計、開發以及與其他領域緊密相關的應用系統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涉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理論、技術和方法。主要研究計算機在企業信息化、智能檢測與控制、軟件工程、移動互聯網、數字媒體、網絡與信息安全等領域中的應用方法和技術,培養在工程設計、研發或應用、管理方面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建有網絡技術、網絡安全、智能信息處理、嵌入式系統、虛擬儀器與信號處理、軟件工程、虛擬工程、數字技術、機器視覺與圖像處理等實驗室;擁有虛擬化桌面云暨高性能計算中心、國家聯邦實驗室河北省主節點等;與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聯合建立了“航天飛行控制可視化研究室”;與中國科學院軟件所、河北省科學院、河北省電子認證有限公司、石家莊恒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

計算機技術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2. 智能檢測與嵌入式系統;3.軟件工程管理;4.移動互聯網應用;5.數字媒體技術;6.網絡與信息安全。

011 工程力學系

080102 固體力學

固體力學專業隸屬于力學一級學科。主要研究土木、交通、航空航天、材料、機械、海洋、生物、環境等工程領域中的力學問題。培養勝任與力學有關的教學、科研及工程技術開發和管理的高級人才。

固體力學專業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3人,其中博導2人,博士8人,師資力量雄厚,梯隊合理。導師隊伍均具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在復合材料及其結構的力學行為、新型材料的變形與斷裂、計算固體力學等領域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近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中國卓越研究獎1項,省部級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00多篇。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教育部創新團隊支持項目1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6項。

力學實驗室面積1500多平方米,實驗設備近千萬元,能完全滿足碩士生培養要求。本專業招收復合材料力學、工程斷裂力學、智能材料結構力學、結構分析及其工程應用等方向的研究生。

080104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專業隸屬于力學一級學科,主要研究土木、交通、航空航天、材料、機械、海洋、生物、環境等工程領域中的力學問題,對工程中出現的力學問題通過理論分析、數值計算、實驗驗證等手段揭示這些現象和問題的本質,以對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的關鍵問題給以指導。

工程力學專業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2人,其中博導2人,博士10人。本專業注重基礎理論與應用方面的研究,在高性能材料及結構的力學行為、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工程結構仿真分析、施工力學與安全性分析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近5年獲省部級獎2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80多篇。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8項,主持或參加橫向課題20多項。

工程力學實驗室面積1500多平方米,實驗設備近千萬元,能完全滿足碩士生培養的要求。本專業招收復合材料力學行為、橋梁結構施工控制、材料或結構中缺陷識別等方向的研究生。

012 數理系

070104 應用數學

應用數學專業是聯系數學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信息、管理、經濟、金融、社會及人文科學的重要橋梁。應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對這些領域的產生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專業設有:數學物理中孤立子理論及其相關有限維與無窮維的可積系統;可靠性數學中隨機模型的研究與應用;非線性動力系統的分岔與混沌及其工程應用;非線性泛函及其應用中的非線性方程迭代問題;組合數學與數據挖掘;代數拓撲及其應用等6個方向。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博導1人,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13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鐵道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獲省級五一勞動獎章1人,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河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近年來,本專業科研成果顯著,參加“863計劃”一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5項、河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等縱向項目10余項,被SCI、EI收錄論文共150余篇。

本專業授予理學碩士學位,設置的專業課主要有:孤立子引論,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論,可靠性數學,不動點及應用,概率密度演化方法,逆散射變換,組合設計,同調代數,混沌研究中的解析方法,變分法,哈密爾頓方法選講,非線性泛函分析,隨機運籌學,非線性動力系統,信息系統與知識發現,代數拓撲,應用分岔理論基礎,迭代法選講,粗糙集理論與方法,科技寫作,專業外語等。

013 大型結構研究所

081903 安全技術及工程

安全技術及工程專業是我校土木工程博士點授權學科研究方向之一,該專業以大型結構健康診斷與控制研究所和河北省重點實驗室為依托,多年來在土木工程、測控技術、信息科學、機械工程等多學科交叉與融合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基礎上,形成了我校極具特色和穩定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橋梁、隧道、路基等工程結構安全長期監測理論與技術、工程結構災變理論與控制、施工結構及裝備設計與工藝。旨在提高工程結構災變預測、安全監測、病害識別和整治修復技術水平,創新施工結構與裝備設計及保障技術,提升工程結構建設和安全運營技術保障水平。該專業可招收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機械工程、電子技術、信息科學等相關專業的考生,并培養安全技術及工程相關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近些年,本專業承擔了30多項國家“973”“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及省部級科研課題和150多項技術服務項目,取得多項創新成果,為保障高速鐵路、重載鐵路、軌道交通等各種大型工程結構的建設質量和運行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被SCI、EI等收錄110余篇。擁有一支穩定、合理的創新研究學術團隊,現有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8人,教授8人。擁有國內一流的實驗研究條件,實驗室面積3200平方米、各種高精密儀器設備244臺套,部分儀器設備達到了該研究領域的國際先進水平,能夠進行各種工程結構安全技術及工程的科學研究以及人才培養等工作。

014 國防交通研究所

081405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專業隸屬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主要培養有關交通保障工程設計理論和實踐的高級專門人才,能夠勝任教學、科研及工程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主要開展以下幾方面的研究:①橋梁、隧道、線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在自然災害、地質災害及戰爭破壞下的易損性研究;②應急工程結構理論與應用研究;③交通基礎設施搶修搶建理論及工程技術研究;④浮體結構水動力學研究;○5邊坡穩定理論與實踐。

本專業承擔河北省重點工程技術中心——交通應急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和運行,擁有國內一流的試驗研究條件, 具有比較雄厚的科研基礎,是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重要基地。在結構動力學和交通應急裝備科研方面,先后完成了大量國防交通戰備科研項目和國家重點工程重大科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獎多項。同時還建有“國防交通工程技術培訓基地”,培養和造就了一批交通應急保障工程方面的人才。本專業發行的《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是由國家交通戰備辦公室指導的技術性期刊,是國防交通工程技術領域首家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

本專業具有一支實力雄厚、學歷職稱層次高,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F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9人,其中教授級高工或教授6人,5人具有博士學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