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二聲部模仿與復對位結合
(一)二聲部模仿與復對位結合的基本概念
(二)幾種常見的二聲部模仿與復對位結合的類型
1. 無終卡農(包括兩段式無終卡農和多段時無終卡農)
2. 卡農式模進
第六部分:三聲部對比復調寫作(單對位)
主要掌握三聲部對比復調寫作的基本技巧,包括各種和弦外音的組合以及連續運用技術,調性確立技術。
第七部分:三聲部對比復調寫作(復對位)
(一)三聲部對比復調復對位寫作的基本概念
(二)常見幾種三聲部對比復調復對位寫作的技術類型
1. 八度三重對位
2. 三聲部倒影對位
3. 附加平行三度的三聲部對比復調寫作
第八部分:三聲部模仿復調寫作
(一)三聲部模仿的基本概念
(二)幾種常見的三聲部模仿的寫作類型
1. 三聲部局部模仿
2. 三聲部卡農式模仿
第九部分:三聲部模仿與復對位相結合的復調寫作
(一)三聲部模仿與復對位原則相結合的基本概念
(二)幾種常用的三聲部模仿與復對位原則相結合的技術類型
1. 三聲部無終卡農
2. 三聲部卡農式模進
3. 轉位卡農
4. 附加自由聲部的卡農
專業學位
研究方向:音樂(135101)
07音樂劇表演(聲樂、表演、舞蹈)
考試科目:611藝術基礎
827音樂劇表演基礎理論
611《藝術基礎》考試大綱
1.參看《藝術碩士(MFA)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全國聯考考試大綱及指南》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參看《藝術學基礎知識》王次炤主編,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827《表演基礎理論》考試大綱(專業學位)
一、考試目的
本大綱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音樂劇表演基礎理論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基本要求
1.較準確理解把握音樂劇表演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熟悉音樂劇表演中音樂、戲劇、舞蹈表演的基礎知識及
其相互關系。
3.熟練運用音樂、戲劇、舞蹈表演理論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一)總論
1.什么是音樂劇表演
2.音樂劇表演的演變和發展
3.音樂劇表演的豐富內涵及其因素
4.音樂、戲劇、舞蹈表演在音樂劇中的地位及作用
5.音樂劇的文化特征
6.音樂劇演員的素質
(二)戲劇表演
1.戲劇表演藝術的創作任務
2.風格和類別
3.演員的內外部技術
⑴ 表演技術諸元素
⑵ 語言動作與表現手段
4.體驗與體現的統一
⑴ 演員與角色的關系
⑵ 體驗與體現的關系
5.心理動作與形體動作
⑴ 角色的心理動作
⑵ 角色的形體動作
⑶ 心理動作與形體動作的統一
(三)聲樂表演
1.概述
2.風格
3.抒情
4.敘事
5.演唱的戲劇性呈現
6.音樂劇表演的聲樂準備
⑴ 曲譜分析
⑵ 唱腔審美
⑶ 動作設計
(四)舞蹈表演
1.概述
2.方法和風格
3.抒情
4.敘事
5.舞蹈的戲劇性呈現
6.音樂劇表演的舞蹈準備
⑴ 百老匯音樂劇標志性舞步
⑵ 舞步基礎分析
⑶ 戲劇性表達與形體審美
(五)角色創造
1.劇本分析
⑴ 概述
⑵ 規定情境
⑶ 中心事件與矛盾沖突
⑷ 最高任務與貫穿動作
⑸ 劇本的歌舞線索
2.角色分析
⑴ 角色的內部特征
⑵ 角色的外部性格特征
⑶ 人物關系及其地位作用
3.角色構思
⑴ 生活體驗
⑵ 演員的作用與局限
⑶ 尋找思想情感與動作線
4.角色體現
⑴ 表演整合的原則
⑵ 表演整合的方法
⑶ 劇與樂的整合
⑷ 劇與舞的整合
⑸ 歌舞場面的整合
⑹ 全方位整合:完美的塑造人物形象
5.演出與觀眾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