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范文|應用文 > 演講稿
大學校長在慶祝教師節大會上的講話
來源:易賢網 閱讀:745 次 日期:2015-09-09 17:04:35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大學校長在慶祝教師節大會上的講話”,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各位老師、同志們:

今日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慶祝

第二十個教師節。請允許我代表校黨政領導向全校的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對老師們的辛勤勞動并取得的成績,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祝賀!

長期以來,我校廣大教師獻身海大教育事業,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忠于職守,辛勤工作,默默耕耘,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為我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四有”人才作出了決定性貢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我?!?11工程”建設任務,推進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上水平工作中,涌現了一批愛崗敬業、成績顯著、師德高尚、堪稱楷模的優秀教師。像嚴立教授和白希堯教授等同志所取得的突出業績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我們都應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工作,為學校的“十五”期間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教師的地位隨著國家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不斷地得到了提高。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边@一論斷對教師在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作了高度評價。教師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四有”新人,提高民族素質的重大使命。教師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具體執行者,在教學中,教育方針能否貫徹,培養目標能否實現,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我校黨委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一直將教師視為學校的希望,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采取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創造條件為教師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使我校教師隊伍的學源結構、職稱結構、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保證了學校繁重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的完成。事實證明,我校教師是一支能工作、能戰斗、能打硬仗的隊伍。

當我們歡慶教師節的時候,我們要看到,我們面前的任務還是很艱巨的,我們雖然圓滿地完成了“211工程”一期和“九五”期間的任務,但我們“211工程”“十五”期間的建設任務更繁重、更艱巨,目前,我校正進行的本科評優準備工作,是我校今年的又一項重要任務。因為它關系到我們的教育質量,關系到我校人才質量,關系到我校的聲譽。我相信,通過全體教師及職工們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達到國家本科優秀學校的標準。

在我們隆重紀念教師節之際,我代表校黨委對全校教師提出如下三點希望:

第一,認真學習“七一”重要講話,增強崗位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要自覺地學好江澤民同志“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深刻領會“三個代表”重大意義和科學內涵。在我們教學、科研和管理崗位上,自覺地實踐“三個代表”。要充分認識“國運興衰,系于教育”,進一步增強獻身精神,改革、發展教育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要轉變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把培養創新精本稿件版權屬5178789秘書網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要確保培養出符合國家教育方針和有關規定,綜合素質好具有競爭能力的高級航運人才及其他專門人才。

第二,加強師德建設。古人講: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為師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高深的學識和高尚的情操。教師是學生知識增長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對學生的一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應當“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等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為人師表,爭做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學的

第三,鉆研業務,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忠誠服務于教育事業。在我們推進素質教育中,教師是關鍵。素質教育要求我們不斷地豐富和更新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當今世界信息傳播技術飛速發展,我們教師如跟不上傳播和傳授知識的形勢,就難以受到學生的歡迎。我們一定要用創新的教學理論及形式,去完成傳授知識的任務,并能啟迪學生的創造力。我校廣大教育工作者只要樂于教育、刻意求真,力于創新,我校的素質教育就一定會開創新局面。

全校教師同志們,在慶祝教師節時,我們應思考一下教師節設立之意義,是黨和人民尊師重教的體現,也是對我們教師的期望和愛戴,我們一定要以實際行動,不辜負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為建設世界

更多信息請查看演講稿

更多信息請查看演講稿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