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醫學院位于享有“春城”之譽的云南省省會昆明市內,學校擁有呈貢校區、人民西路校區和平政校區三個校區,面積1631.4畝,校園環境優美,四季花香。昆明醫學院前身是1933年9月創建的云南省立東陸大學醫學專修科和1937年成立的云南大學醫學院,1956年獨立建校。尊“崇德、精業、團結、奉獻”八字校訓,歷經近80年的建設和發展,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不斷提升,成為省屬重點院校和云南省唯一一所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的高等醫科院校,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
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建設和諧校園。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改革為動力,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教學與科研互進,基礎與應用協調,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把學校建成在西部地區和東南亞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
學校堅持立足邊疆,服務云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本科成人繼續教育;以醫學為主體,理學、管理學及社會學等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辦學思想;力爭躋身西部地區省屬高水平院校行列,培養具備堅實醫學基本理論、適應能力強、品德高尚、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
學校有17個學院(部)。擁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6所非直屬附屬醫院,2所臨床學院,9所教學醫院,39所實習醫院,11個社區實踐教學基地、9個法醫學實習基地, 6個預防醫學實習基地,4個藥學實習基地和2個法學實習基地等組成的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網絡。
經過多年的建設,學校附屬醫院已發展成為名醫薈萃、設備精良、技術力量雄厚的三級甲等醫院或省級專科醫院。第一附屬醫院被國家衛生部評為“中國援外醫療隊先進集體”,第二附屬醫院被評為“全國百佳醫院”,第一、二附屬醫院被國家衛生部指定為國際緊急救援中心(SOS)網絡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和附屬口腔醫院成為云南水平最高的腫瘤和口腔疾病防治中心。附屬醫院一流的醫教研儀器設備、一流的醫療和師資隊伍、一流的醫療服務水平和一流的醫學科研能力,有力地支持了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為學校醫學高級專業人才的培養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校設有21個本科專業,其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法醫學、藥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預防醫學、法醫學、麻醉學、康復治療學、藥學為省級特色專業,康復治療學專業通過國際作業治療聯盟(WFOT)專業認證。
學校為1981年經國家批準的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院校之一,1993年被列為省屬重點院校,1998年獲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00年和2003年成為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試點單位,2006年批準為開展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工作單位,2009年獲MPH(公共衛生專業)學位授予權,2011年獲得了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至今,學校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含18個二級學科),5個一級學碩士點,4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14個省級重點學科和13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認可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醫療改革與健康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5個省級醫學研究中心,1個省級醫學研究室,5個省級醫學培訓中心,5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3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聯合培養基地,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6個校級研究所。學校為國家藥品臨床試驗基地、省級司法鑒定中心,同時,還具有醫學副教授職稱評審權和全英文教學留學生招生權。
學校擁有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臨床技能中心、電鏡室、計算機網絡中心、機能實驗教學中心、形態實驗教學中心及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等現代化教學科研設施。圖書館紙質文獻127.7萬冊,是全國文獻資源共享網絡云南中心館及中國學術期刊醫藥衛生文獻檢索一級站。學校主辦的《昆明醫學院學報》(科學版)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學校擁有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截止2010年底,學校在編教職員工1548人,專任教師1034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48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157人,碩士學位人員362人;博士生導師 56人,碩士生導師544名。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19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教育部骨干教師3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1人,省級教學名師10人,省級科研創新團隊及教學團隊8個,省級名師工作室5個,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10人,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45人,校級學科帶頭人47人。獲國家、省級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26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人,全國“三八”紅旗手4人,全國百名優秀醫院院長1人,榮獲云南省首屆興滇人才獎2人,高等學校霍英東青年教師獎1人,聘請兼職知名專家及兩院院士47人,其中兩院院士13位。
學校近五年榮獲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11項;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優秀高教科研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基金項目1項,國家攻關及863子課題6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基金項目484項,科研經費年均達3500萬元。79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發表SCI收錄論文424篇,SSCI收錄32篇,出版教材、專著270部。
截止2010年底,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8316人(含教育部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100名),其中研究生1950人、本科生5807人,其他559人;成人業余本專科教育學生16850人。形成了以培養本科生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成人繼續教育和留學生教育的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已同法國、美國、瑞典、澳大利亞、德國、日本、泰國等40多個國家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
學校黨委對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視,對精神文明建設常抓不懈。先后獲得了“全國五四紅旗團委”、“云南省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薄ⅰ霸颇鲜W習鄧小平理論先進單位”、“云南省省級文明學校”、“云南省統戰工作先進單位”、“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先進高校”、“昆明市首批花園式單位”、“昆明市文明單位”、“昆明市平安先進單位”、“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榮獲“全國大中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
學校廣大教醫護職工將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深化教學、科研、管理體制和機制、人事制度、后勤等改革,全面加強學校文化建設、保障工作、社會服務、醫院建設、對外開放、和諧校園建設和黨的建設,開創學校改革建設發展新局面,為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為實現學校新的騰飛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