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是語言材料中的最小單位,各種信息無論多么復雜,都要借助于詞語來表達。正確理解段落中的詞語是理解語言的最基本要求。在考查方式上,一般是在一個句子的關鍵詞部分留出空格,要求應試者從題后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填入空格內,從而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最準確、最連貫、最完整。在考查內容上主要有三種:實詞(以同義詞為主)的辨析和使用、熟語(以成語為主)的辨析和使用、虛詞(以關聯詞為主)的辨析與使用。應試者應對相關基礎知識和題型多作了解和學習。隨著考試制度的不斷完善,這部分題型選取的材料越來越廣,并且經濟、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材料占了大多數。閱讀量增大,題干材料的范圍及內容越來越廣泛,題干材料的長度越來越長,難度越來越大,這是近年考試呈現出的新趨勢。
一、實詞的辨析和使用
言語理解與表達對實詞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對詞義相同或相近的詞的辨析能力,需要應試者從多方面掌握詞形、詞義相近的詞語。做好此類題的基礎是對漢語詞語的熟練掌握,而核心是同義詞的掌握。同義詞是詞義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詞。辨析同義詞的關鍵是同中求異,找出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
學習和掌握同義詞辨析的方法,主要從詞語的意義、色彩、搭配、語法功能等幾個方面著手。
(三)詞的搭配用法不同
1.詞的搭配范圍不同。不同的詞語有著不同的搭配范圍,對與之搭配組合的詞語有著不同的要求。這種搭配習慣往往是固定的,約定俗成的,要想準確掌握,還需花時間仔細琢磨。以終身和終生為例子,“終身”強調切身相關的,多指婚姻等;“終生”強調一生的,多與“事業”搭配。
2.詞的適用對象不同。有的詞語適用對象不同,如交換和交流。“交換”常與一些具體詞語搭配,如意見、信物等;“交流”常和一些抽象詞搭配,如思想、經驗等。再如撫養和贍養,“撫養”側重長輩對晚輩的養育,多指撫養孩子;“贍養”則是晚輩對長輩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