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一、歸納要點的技巧
1.抓關鍵詞法
查找并歸納出要點,是作答歸納概括題型的基礎。要點有顯在的、直接體現于文句之中的,但多數情況下,要點代表著資料的內在意義,隱含于材料的深層與核心,需要借助適當的方法,使深藏不露的要點得以浮現,為整理加工形成答案提供依據。
閱讀申論給定資料、掌握資料內容主旨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抓關鍵詞,抓住了關鍵詞,就等于抓住了資料的要點,對把握資料精神有提綱挈領的作用。關鍵詞是給定資料中出現頻率高、與題目要求有內在關聯的實詞,對資料中的詞語出現次數進行定量分析,計算、比較不同詞語在資料中出現的次數,是找出關鍵詞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考生可以通過在材料上標注、圈點、勾畫等方法查找高頻實詞,看哪些詞出現的次數最多、頻率最高;進而對高頻詞比較意義、權衡輕重,看哪些詞語同題目有內在關聯、對理解材料有實質意義,其中哪個詞意義更為關鍵,即可判定為關鍵詞,從而準確定位關鍵詞,把握材料的主旨和要點。
【示例題目】
2009年國考第一題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績,也面臨許多問題。請概述“給定資料”反映的我國當前經濟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要求:緊扣給定資料,全面,有條理,不必寫成文章,不超過300字。
【點撥】
通觀2009年申論試卷,給定資料中反映“當前經濟發展主要問題”的是前6條,在這6條的范圍內,“產業結構”一詞出現了2次,“產業”出現了11次,“結構”出現了3次,“模式”出現了5次,“升級”出現了3次,其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一句,幾個詞同時出現了一次。這些在不大的篇幅內反復出現的實詞,就是給定資料的關鍵詞。用對比查找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從資料中抓取這些關鍵詞,通過增補詞語、連接成完整和通順的句子,就可以形成一條要點的表述。比如:產業結構不合理,制造業比重過大,在產業鏈位置過低,附加值不高,競爭力不強,亟須優化升級。
2.層層見骨法
層層見骨指的是篩選資料內容、刪減語言要素,剝離資料的非本質、非主要部分,使資料的中心思想與本質內容得以呈現的方法。簡言之,就是通過“刪繁就簡、去皮存核”取得資料的要點,層層突破文字的外殼找出材料的核心內容。
【示例題目】
2010年國家省級第一題(1)
“給定資料1”提到,權威部門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斷措施,渤海將在十幾年后變成“死?!薄_@里的“死?!笔鞘裁匆馑?。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00字。
【點撥】
“死?!备拍畹慕忉屩行脑谟凇八馈?,而資料中提供了大量的事實。
給定資料(節選):2007年,渤海實施監測的100個入海排污口中,有91個排污口超標排污,超標排污所占比例居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之首。調查顯示,2003年至2007年,渤海全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年均2.25萬平方公里,約占總面積的29%。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污染物主要來源于陸源排污、河流輸入和海上養殖業。近年來,渤海海域赤潮發生頻次和規模逐年上升。2000年至2007年,發生赤潮87次,累計赤潮面積2.05萬平方公里,赤潮已經成為渤海海域的主要海洋災害之一。
實際上,從世界范圍看,海洋及其資源的破壞,波及面相當大,其原因不單是污染,還包括過度捕撈、填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等等。
這些資料當中包含著大量要點,通過閱讀給定資料,采取層層見骨法分析提煉就可以得出。
作答該題時要求考生從大量資料中刪繁就簡、去粗取精,剝離其中的大量修飾成分、非實質信息,抓住幾個關鍵詞——污染嚴重、赤潮頻發、魚類絕跡、過度開發等,獲取核心內容,最后經過整合加工得到準確答案。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