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洲,走了,留給我們的是思考?是反思?是學習?
學習,楊善洲,最近政府開始了領導蹲點制,相關部門聯村入戶指導。我們看到了成效,鄉鎮政協、人大代表的提案得到了重視,雖然不能解決,但各個部門,都紛紛對提案做出了答復。使塵封的提案,至少得到了重視。促使待解決的問題,提前得到了解決,道路維修有了部分資金,人畜飲水工程得到了關注。
看看鄉村的人畜飲水資金,項目已經批了,10萬的資金卻杳無音信;看看官員們,仍然大搖大擺的吃著,喝著;看看仍有人發帖“辦事難,最難莫過于去政府辦事,讓你跑到高跟磨平底,大腿賽小腿?。。 ?,為什么,竟然還有基層公務人員到縣級辦事,沒喝到一口水,沒人搭理你的抱怨存在?
其實,像楊善洲同志學習,我們可以做的更好,記得有位領導說過,政府每年要給紀委等部門制定標準,每年要偵破幾宗貪污案,什么的,他說不好,這樣案件沒查出來,倒是弄的其他部門很反感。 那么如何查案呢?
個人認為,發揮全民監督機制,成立專門的作風辦公室,有群眾看到領導的作風有問題,有吃喝玩樂現象就不報,有不滿意的態度就發表,誰還敢猖狂?誰還敢對群眾的意愿不理睬?還還在那里冷眼旁觀?
有公務員也說,夜里領導要吃蜂仁,親自買新鮮的,炒,給端到領導大人的手中;一個人拿著一鍋湯,到領導下榻賓館,領導還要求,乘好湯,端到手里,嘴巴里不時冒出句,要想別人服侍你,先把我們服侍好。我想問,他是誰,在工作上是領導,半夜兩點還是你的領導么?還語不驚人死不休。
如何抓作風?不單是反腐倡廉,更是要從個人生活習慣著手;有經驗者表示,政府百分之九十的開銷都花在應酬上了。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吖,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我們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