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注:
交流群加入:全國各省區高考招生信息交流QQ群
2015全國各大院校招生信息本網站陸續更新中,請廣大網友點擊查看。
若省份中沒有看到您想查詢的學校可以通過“站內搜索”學校名字查詢信息。
若有疑問可咨詢本網站,或者自行登錄學校官網查看相關招生信息。
體育學院成立于1998年8月,由原揚州師范學院體育系和原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醫學院、揚州工學院、江蘇省水利??茖W校、江蘇省商業專科學校的公共體育教研室合并組建而成。專業辦學歷史始于1972年,已為國家培養了體育界首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季瀏博士、體育實業家張耀輝先生、全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吳鍵博士、原國家女籃主教練馬躍南、現江蘇省體育局副局長楊國慶等一大批高素質體育人才。學院為江蘇省卓越體育教師唯一培養試點單位、江蘇省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中心、江蘇省體育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基地所在單位。下設有4個專業部、1個公體體育部和體育科學實驗中心、運動訓練管理中心、體育場館管理中心以及4個研究機構。學院先后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江蘇省學校體育先進單位和江蘇省體育科技工作先進集體。榮獲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校長杯”,并被江蘇省教育廳、省體育局、團省委表彰為“突出貢獻單位”。
學院設有動物與人類運動比較科學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含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民族傳統體育等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課程與教學論(體育方向)以及體育專業碩士、教育碩士(體育方向)專業碩士學位點,并可招收海外留學生?,F有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和民族傳統體育三個本科專業,體育教育和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為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其中體育教育專業為江蘇省特色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為校特色專業。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F有教職工117人,專任教師9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8人,博士14人。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際級裁判3人、國家級裁判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人,1人獲曾憲梓師范教師獎,1人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青年體育教師。
學院教師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霍英東教育基金和部省級課題10余項,廳局級課題30余項;出版專著、教材10多部,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研究成果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等10余項。6篇科研論文獲得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一等獎。
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650多人,碩士研究生170多人,設有國家獎學金、朱敬文獎學金、校長獎學金、“金升校友”勵志成才獎學金、“潤禾”大學生創業扶持基金等,并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勤工助學崗位。學院圍繞學生專業素質提升和專業技能實訓,開展體育專業文化節、武術節、課外體育俱樂部和畢業生專項技能展示等豐富多彩的專業文化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近三年來學院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5%以上,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學生考取教師編制通過率逐年攀升,2014年通過率達到52%。
學生在各類比賽中成績斐然。在已舉辦的三屆江蘇省“師范生基本功大賽(體育類)中,獲得3個一等獎。在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中,獲得3枚金牌;在全國第十三屆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上榮獲2枚金牌。在第19屆全國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中獲最高水平組別的男子團體桂冠。在國際太極拳大賽中多次獲得冠軍;在全國首屆自由搏擊錦標賽獲得第三名;在第18屆江蘇省運動會高校部舞龍舞獅比賽獲得1枚金牌。在2014年全國啦啦操冠軍賽俱樂部和“舞動中國-排舞聯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多項桂冠。
學校目前擁有運動場館總面積為194897平方米。其中風雨操場面積30625平方米,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100多片,綜合健身區6片,乒乓球房面積3561平方米,體育館5座,面積23255平方米,田徑場8片,游泳池2個。新建2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體育場館已投入使用。
學院現有專業教學實驗樓1幢,分設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心理學和計算機6個實驗室,面積為2132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727臺(套)。院資料室藏有專業圖書5000余冊,中外文期刊194種。
專業 | 學制 | 培養目標 | 開設的主要課程 |
體育教育 | 四年 | 培養具有較高體育教育素養和較強創新能力,掌握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體育教育工作規律,勝任各類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業余運動訓練與競賽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復合型體育人才。 | 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保健學、體育概論、學校體育學、體育心理學、運動訓練學、體育管理學、田徑、體操、球類、武術等。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四年 | 培養德才兼備的適應我國體育社會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需求的,具有良好的社會體育素養,掌握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開發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并能適應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和組織競賽指導的社會體育工作者。 | 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體育統計、體育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社會學概論、社會體育概論、社會體育管理學、健身概論、體育健身原理以及球類、武術、體操等。 |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 四年 | 培養具備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科研基本知識與技能,能從事武術、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訓練、競賽、經營及科研工作的體育人才。 | 民族傳統體育概論、中國武術史、中國文化概論、武術理論基礎、傳統體育養生學、中醫學基礎、專項理論與技術、運動生理學、人體解剖學、運動心理學等。 |
招生咨詢電話:0514-97979347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