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注:
交流群加入:全國各省區高考招生信息交流QQ群
2015全國各大院校招生信息本網站陸續更新中,請廣大網友點擊查看。
若省份中沒有看到您想查詢的學??梢酝ㄟ^“站內搜索”學校名字查詢信息。
若有疑問可咨詢本網站,或者自行登錄學校官網查看相關招生信息。
文學院前身為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一代詞曲學大師任中敏(半塘)先生開創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審定的中國古代文學博士點。學院現設有漢語言文學、秘書學、漢語國際教育三個本科專業,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省級品牌專業和省重點建設專業。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為省優勢學科和一級學科江蘇省重點學科,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在辦學歷史上,學院涌現了一批學養深厚、誨人不倦的知名教授,如任中敏、徐沁君、李廷先、蔣逸雪、譚佛雛、王善業、李人鑒、江樹峰、孫龍父、顧黃初、曾華鵬等,他們薪火相傳、澤被后學,為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60多年的傳承積淀,學院現已建成一支結構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鮮明的教學科研團隊,擁有專任教師7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3人,教授30人,副教授25人。老師們教書育人,砥礪學問,奮力開拓出學院人才培養的新局面。
學院設有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俗文學研究中心、揚州文化研究中心、《尚書》學研究中心、審美文化研究所、儒家經典詮釋與東亞傳播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梯隊為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近5年來,學院教師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中國語文》等權威刊物發表論文近300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等全文摘載;出版專著60余部;具有代表性的獲獎成果數十項,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我院姚文放教授指導的博士論文2009年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度嗣袢請蟆贰ⅰ豆饷魅請蟆芬约叭毡?、韓國、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學術刊物,曾多次推介我院的重要學術成果,學院教師與美國、英國、丹麥、韓國、越南、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保持經常性的學術交流。目前承擔各類科研項目80余項,其中13項國家級科研項目,29項部、省級科研項目,30余項廳局級項目。
新世紀以來,依托省優勢學科和一級學科博士點平臺,逐步形成了“雅俗結合,頂天立地”的科研格局,多元化的學術研究為教學內容、課程開發打下了堅實基礎?!段膶W概論》和《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中國古代文學》為省級精品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語文教育學》、《外國文學》、《古代漢語》等課程為省級一類優秀課程,教材《文學概論》為“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秘書寫作》、《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為“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
60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其中既有蜚聲中外的學者,如汪暉、高建平、丁帆、吳義勤、季國平、蔣寅等,又有如畢飛宇、王干等獲得“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著名作家和評論家,更有眾多奮斗在高校和中學教學第一線的教育家和教學名師,如洪宗禮、袁振國、楊九俊、黃厚江等。
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從滿足國家、社會對于優秀人才的需求出發,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和卓越人才的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舉措。近年來通過實施“新生引航工程”、“英才助推工程”、“師生交融工程”、“優質就業工程”四大工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院不斷改進拔尖人才的成長環境和獎勵激勵機制,設立“半塘英才獎”、“半塘助學金”等專業獎勵基金,對優秀新生予以嘉獎。制定《揚州大學文學院科創基金管理辦法》、《本科生優秀論文培育及獎勵計劃》、《任中敏獎學金評選獎勵辦法》等,鼓勵在校學生大膽嘗試,勇敢創新。采取聯合培養、交叉培養、提前培養等舉措,通過書院制、導師制、項目制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索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強化分類指導,成立“蔚民學社”、“陶陶學社”、“半塘學社”、“敬文學社”四大學社,按照學生的職業理想進行分類培養。學院積極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參與孔子學院的建設及教學工作,先后輸送漢語文化推廣志愿者65人,為傳播中國語言文化作出較大貢獻。
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大幅度提升。近三年來,獲得國家級科技創新項目8項,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特等獎1人,師范生技能大賽一等獎2人,在全國學科競賽中獲一、二等獎50多次。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新聞報道100多篇,在《鐘山》《雨花》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100多篇,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人才培養質量在國內同類學科中具有影響力,一次就業率保持95%以上,考研率達50%,用人單位的滿意率達100%。僅2013-2014年,關于學院培養質量及培養模式的報道共100多篇,其中國家級新聞報道7篇,省級報道近30篇。
學院將繼續堅持以本科教學為中心,不斷完善培養方案,優化人才成長機制,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為社會培養符合國家戰略需要、適應時代發展潮流、服務國家文化傳承和文化發展的卓越人才。
?!I | 學制 | 培養目標 | 開設的主要課程 |
漢語言文學 | 四年 | 培養能夠掌握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具備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夠在中等和高等學校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同時也能適應與本專業相近的其他社會工作。 |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美學概論、寫作、語文教學論等。 |
秘書學 | 四年 | 培養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和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掌握文秘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外資企業從事辦公室管理和文字處理工作的文秘專業人才。 |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外國文學、美學概論、寫作、秘書學、秘書實務、攝影藝術基礎、公共關系學、管理學、經濟學等。 |
漢語國際教育 | 四年 | 培養具有扎實的普通語言學和漢語言文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對外漢語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較高的文學文化素養和扎實的外語基礎,能勝任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具有進一步發展前途的專門人才。本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及工作范圍為:對外漢語教學機構、外事機構、外資及合資企業、雙語及外國語學校、海外中小學等,能勝任對外漢語教學和研究以及國際文化交流等工作。 | 英語、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教育學、心理學、第二語言教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方法、中國文化概論、寫作學、普通話口語訓練、社會語言學、中外文化交流史、英美文化概論、西方文明史 |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