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00分 時限12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30分鐘,作答9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二、給定資料
1.200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中,約有45萬大學生未能在畢業后馬上落實就業單位。根據現有的數據預測,如果就業狀況沒有太大改變,2003年將有至少60萬人不能很快走上工作崗位。
2.一些用人單位的人事負責人認為,許多學生動手能力差,招來后,還要花費相當的精力進行培訓,不能很快開展工作。記者在廣東、上海等地的人才招聘會上看到,相當多的用人單位只招聘具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大學生。面對用人單位的這些條件,許多大學生滿懷希望而來,沮喪失望而去。他們往往憤憤不平地強調:“大學生的本職是讀書”,招聘單位提出這些要求“太沒道理!”
3.在武漢一家人才市場,上海某生物技術公司上海地區的招聘人員不停地招呼:“想到上海工作的,請到這邊來?!钡芫枚紵o人投檔。而該公司的武漢地區招聘臺卻被求職者圍得水泄不通。應聘的大學生認為,在本地就業,關系多,環境熟,生活有父母照顧。面對保險、廣告、咨詢、法律服務等一批新興行業,一些大學生坦言,這些行業保障度低,雖然行業整體利潤高,但是風險大,說不定我們進去干不了幾年,就要第二次擇業。
4.往年“炙手可熱”的英語專業畢業生,已不再是市場的“搶手貨”。近來,很多單位不再招聘專門英語人才,而只是把英語作為一個附加條件。如一家單位的招聘主管說:“我們公司和外商談判時,并不需要非常專業的英語水平。如招聘市場經理這一職位時,我們要求英語水平達到六級以上,這樣,一舉兩得,翻譯和銷售人員都有了?!?/P>
5.人才市場招聘的實際情況表明,性格活潑、反應敏捷、口才好的大學生往往能很好地推介自己,占盡優勢。
6.2003年6月3日,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張平在出席國務院召開的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就我省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講了話。他指出,今年是我國高校擴招后本科畢業生就業的第一年,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6.8萬人,比去年增加2.1萬人,增長45%。由于畢業生總量增長較快、成分結構復雜、崗位增加有限、非典影響較重等直接原因,以及就業觀念滯后,用人、社保、勞動準入等制度不健全和有關學科專業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等深層次原因,截至目前,本科生簽約率不到60%,??粕灱s率僅為20%,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他要求各地、各部門、各高校要認清形勢,明確職責,落實政策,切實做好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7.據遼寧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劉萬芳副主任介紹:僅以沈陽為例,今年(2002年)機械制造與維修專業就業率達到了93%,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藝、有機化工工藝等專業就業率均在90%以上。計算機專業、信息專業也保持了比較好的就業勢頭。交通、橋梁、公路等“傳統專業”仍供不應求。劉主任指出:受編制的制約,稅務等機關單位用人數量很有限,一味期望進這樣的單位是不切實際的,企業才是吸納畢業生的主渠道。
8.一位女大學畢業生說:招聘負責人查看過我的求職資料后,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答復:“你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只可惜是個女生。如果你能帶一個優秀的男生過來,我們可以錄用你。”
9.廣州市人事局人才開發處副處長李鵬飛介紹說,今年(2002年)廣州需要的計算機、英語、財會等幾個專業畢業生占需求的63%,已經飽和的專業有建筑、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等,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難。
10.在廣州杰賽公司招聘攤位前,記者與工作人員姚若松聊起來。她說:我們進的畢業生至少要培訓半年以上,學校老師講的內容從理論到理論,教材陳舊,學生所學的知識用不上,一些用人單位反映,現在的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差,自身毛病不少,有些學生在為人處事方面還存在種種缺陷,用人單位不愿要。
11.另據報道,現在已經多創造了950萬個就業崗位,今年212萬高校應屆畢業生無論如何也不應該無處可去。以北京為例,2001年北京市高校應屆畢業生有2.7萬人,而實際的人才需求量為3.8萬人左右,其中還不包括中央單位的用人需求,有將近1萬人的缺口要從外地人才中補人。今年(2002年)據專家估計,也將有1萬多人的空缺,從整體上來說,北京市的勞動力市場是供小于求的。所以,在許多畢業生為等錄用消息而望眼欲穿的時候,也往往聽說有的北大學生一人收到好幾個外資公司的接收函。
12.陜西師范大學是陜西省唯一的國家重點師范大學。記者在該校采訪時了解到,該校今年(2001年)有1890多名畢業生(有10%考取研究生),多數畢業生到中學任教。目前該校已有51%的畢業生簽約,簽約的畢業生中,2/3選擇了江浙、廣東等東南部經濟發達地區,1/3留在西安市、寶雞市的高校和重點中學。
13.陜西不少經濟欠發達地區,如榆林、延安、銅川、商洛等地都缺少教師。陜西省教育廳師資與師范教育處處長張宏民說:“陜西地縣缺少中學教師,又招不到陜師大畢業生,根本上是經濟原因。陜北欠發達地區一些教師幾個月工資都沒有發,哪有錢高薪聘新老師??!”
14.最近,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對部分高校6000多名畢業生擇業行為的調查顯示,期望到沿海開放城市就業的學生比例高達66.7%,僅6.37%和2.59%的人選擇內地省會城市和中小城市。另外,北京高校的一些畢業生坦言,只要不留京,單位還是好找的。
15.應當說,大學生居高不下的就業預期也有其理性的成分。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狀態并沒有完全打破,戶籍管理等政策因素也造成了勞動力流動成本偏高,這種僵化的就業體制使得大學生不敢輕易降低首次就業的標準,他們擔心一旦去了小地方,再想調動就難了。
16.應當看到,始于四年前的大學擴招,促進了我國的人才培養,提高了全民族整體素質,并有效地推動了社會消費,擴大了國內需求,是保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它使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讓他們具備了更多的人力資本,現在最關鍵的是要通過就業讓這些人力資本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這就需要大學生和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只要雙管齊下,綜合治理,大學畢業生的“飯碗”還是不難找到的。
17.新華社北京2003年6月12日電,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啟動后,西部地區立即申報了32000個服務崗位。申報的崗位中,鄉鎮學校約占35%,鄉鎮衛生醫療單位約占30%左右,農業技術和企業管理、高科技企業的新產品開發約占1/3。
18.據了解,大學生就業往往集中于大城市,尤其是京津滬穗寧等大城市,對于月薪往往要1500元以上,更有甚者,上海某名牌大學學生在網上呼吁同校同學月薪3000元以下者不要簽約。
(資料來源于搜狐、網易、安徽熱線等網站和《中國青年報》、《新安晚報》等報刊)
三、申論要求
1.根據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并揭示此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后提出解決此問題的對策建議。要求:概括準確;分析恰當;對策明確、可行;條理清楚,語言通暢。字數不超過600字。(50分)
2.就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自選角度和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有說服力。(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