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黨委組織部、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局、財政局、水利(水務)局、農業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衛生局)、扶貧開發辦公室、團市委(縣委):
2015年是實施第二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計劃的收官之年。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關于做好2015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34號)精神,各地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健全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服務保障機制”改革任務,開拓創新,精心組織,規范管理,強化服務,扎實做好我省2015年“三支一扶”計劃的組織實施工作?,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嚴格規范組織選撥招募工作
(一)拓展服務崗位。根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在原有“三支一扶”項目外,細化崗位分類,豐富服務內容。為進一步加大基層水利崗位的招募力度,今年安排招募計劃、征集招募崗位、發布招募公告時,將水利崗位從支農項目中單獨列出。
(二)按時完成招募工作。2015年,中央下達我省800名招募計劃。省“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三支一扶”辦)制定2015年招募方案。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三支一扶”辦要按照省“三支一扶”辦的統一要求,認真組織實施招募工作。要嚴格規范選拔招募流程,堅持信息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堅持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確保選拔招募工作平穩實施。要堅決杜絕選拔招募過程中的不正之風。5月中下旬啟動招募工作,7月31日前完成招募任務。
(三)扎實做好崗前培訓工作。各地要普遍開展新招募“三支一扶”大學生崗前培訓,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基層情況、完成角色轉換。在崗前培訓中,既要有普及基層工作常識的公共類培訓課程,又要有專業類培訓課程,為“三支一扶”大學生盡快適應崗位要求提供基本保證。
(四)及時準確上報相關信息。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三支一扶”辦于7月25日前將新招募人員的基本信息匯總表上報省“三支一扶”辦;省“三支一扶”辦于7月31日前將所有招募人員信息錄入全國“三支一扶”工作信息數據庫。
二、全面加強管理和日常服務工作
(一)明確崗位職責。各地特別是縣級人社部門要加強與基層服務單位的溝通聯系,按照人崗相適的原則,注重結合崗位特點,明確每一名“三支一扶”大學生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要求,為他們干事創業搭建好平臺。積極推進選拔“三支一扶”大學生兼任鄉鎮團委副書記、委員工作。要堅持培養和使用相結合、管理和服務相結合,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在崗培訓,實行“導師制”、結對幫扶等,不斷提升“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基層的能力。
(二)強化考核工作。要進一步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建立“三支一扶”大學生日常表現跟蹤了解機制,認真做好年度考核和服務期滿考核工作。對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及時頒發《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服務證書》。服務期滿不再續聘。
(三)提高服務水平。各地要認真做好“三支一扶”大學生的服務工作,完善日常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要加強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定期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引導“三支一扶”大學生樂于投身基層、積極發揮作用。要關心“三支一扶”大學生生活,協調加大食宿、交通、衛生保健等保障力度,開展必要的慰問交流活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靈活多樣的“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和交流平臺。
(四)加強信息化建設。全國“三支一扶”工作信息系統數據庫是中央補助專項經費發放和服務期滿“三支一扶”大學生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的重要依據。各地要不斷完善本地“三支一扶”工作信息系統,明確專人負責,切實做好相關信息采集、更新工作;要嚴格履行各類信息上報的審核程序,及時準確上報新招募人員信息、在崗人員信息、期滿人員信息、期滿人員就業信息等。今年,人社部將進一步完善全國“三支一扶”工作管理信息系統,調整相關統計指標,增加地方工作進度調度功能,各地要及時跟進、落實到位。
三、落實保障待遇,加大經費支持力度
(一)切實落實工作生活補貼標準。服務期內“三支一扶”大學生的工作生活補貼標準為專科生不低于1500元/月、本科生不低于1600元/月、研究生不低于1700元/月。各地要按照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專項經費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豫財社〔2011〕46號)規定,認真落實“三支一扶” 大學生工作生活補貼政策,按月足額發放,不得拖欠。
(二)全面落實社會保險政策。各地要認真落實 “三支一扶”大學生參加社會保險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可為“三支一扶”大學生辦理重大疾病、人身意外傷害等商業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建立績效考核獎勵制度,不斷完善工作生活保障機制,提高保障水平。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三支一扶”辦要統籌協調,加強督促和監督,確保工作落實。
(三)強化工作經費和專項經費的使用管理。各級財政部門要嚴格按照豫財社〔2011〕46號文件的要求,根據工作實際情況安排“三支一扶”計劃必要的工作經費。要嚴格按照專項經費管理的有關規定,切實抓好經費撥付、使用、監督等各個環節工作,不斷完善使用方式,保證??顚S?。
四、拓寬就業渠道,全力做好期滿就業工作
期滿就業直接關系到每個“三支一扶”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各地要高度重視服務期滿大學生就業工作,綜合施策,拓寬門路,強化服務,建立多渠道流動機制。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要按照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等省直九部門《關于做好2013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豫人社〔2013〕20號)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編辦、省財政廳《關于做好新一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服務期滿人員就業工作的通知》(豫人社〔2013〕18號)文件要求,確保崗位、編制、工資待遇落實到位。
(一)加大事業單位吸納“三支一扶”大學生就業力度。自2011年新一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起,對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人員自愿留在服務單位的,在單位編制限額內,經各縣(市、區)“三支一扶”辦申報,同級人社部門審核,報政府有關領導審定,在核定的事業單位編制內辦理入編及聘用手續,并逐級上報編制、人社部門備案,按照有關規定落實崗位、工資等相關待遇。如服務單位無編制空缺的,在本縣(市、區)缺編事業單位范圍內聘用。省、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時,應拿出不低于5%比例定向招聘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
(二)認真落實“三支一扶”大學生報考公務員、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等相關政策。各地要按照《關于開展從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中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52號)和《關于2013年選調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通知》(豫組通〔2013〕7號)要求,加強協調,切實落實定向考錄等政策,組織好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報考公務員工作。各地要按照《關于做好2013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豫人社〔2013〕20號)精神,支持“三支一扶” 大學生自主創業和扶助“三支一扶” 大學生自主擇業。
(三)做好其他相關政策銜接。各地要注重政策配套銜接,做好“三支一扶”計劃與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培訓管理、升學考研、工齡計算等相關政策的銜接。其戶籍、檔案轉移接續手續按照有關文件規定執行。服務期滿考核合格回生源地就業的“三支一扶” 大學生,憑《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服務證書》同等享受生源地相關優惠政策。
五、全面做好2015年“三支一扶”其他各項工作
各地要加強對“三支一扶”工作的組織領導,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健全本地“三支一扶”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將水利等部門納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完善工作機制,人社部門作為牽頭部門,要主動加強溝通協調,各相關部門要發揮職能優勢,積極協作,共同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推動工作健康發展的合力。 各地要利用網絡、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組織開展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報道活動,大力宣傳“三支一扶”計劃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和實施成效,挖掘并宣傳“三支一扶”大學生優秀典型事跡,擴大“三支一扶”計劃的社會影響,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各地要認真總結地方和有關部門在選拔招募、管理服務、期滿就業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經驗,及時上報省“三支一扶”辦。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社部門要組織開展第二輪“三支一扶”計劃實施情況總結評估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系統總結本地2011年以來“三支一扶”計劃的工作進展、主要成效、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研究提出深入推進“三支一扶”計劃的政策措施,形成書面評估報告,于9月10日前報送省“三支一扶”辦。
附件:2015年河南省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名額分配方案
更多信息請查看三支一扶/志愿者招募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