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城口縣2015年上半年招聘高中教師和職教專業課教師考試大綱
來源: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閱讀:1421 次 日期:2015-05-30 09:40:5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重慶市城口縣2015年上半年招聘高中教師和職教專業課教師考試大綱”,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點擊進入<<<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綜合基礎知識》考試大綱

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經濟、公文寫作、道德、國情市情、時事及常識、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相關制度等方面的知識。

政治。主要測查應試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發展過程及主要內容的理解和運用。主要包括: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黨的建設理論;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了解中國共產黨建立社會主義的斗爭及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程;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及特色;學習理解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學習理解重慶市委四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

法律。主要測查應試者對法學的基本理論、我國法律基礎知識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能力。主要包括正確認識我國國家性質、經濟制度、國家結構形式、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國家機構;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商法等主要實體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則,理解刑事法律關系、行政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經濟領域的相關法律關系等;了解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實際運用。

經濟。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市場經濟基本原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等內容的理解和運用。主要包括:了解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及特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政府宏觀調控體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認識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的對外經濟關系以及我國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全球化與我國對外開放的關系。

公文寫作。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公文和常用事務文書相關知識的了解與實際運用能力。主要包括:熟悉公文的含義、特點、作用、分類以及公文的行文規范、語言規范、處理規范及其它相關知識;把握常用法定公文的含義、特點、種類及寫作要求;把握常用事務文書的含義、特點及寫作要求。

道德。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公民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認識理解,考查應試者的基本道德素質及修養。主要包括:了解道德的含義、特征及作用,理解把握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主要內容,了解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含義、特點及其主要內容。

國情市情。主要測查應試者對我國和我市的地理歷史、人文社會、政治經濟等基本概況的了解。

時事及常識。主要測查應試者對時事政治的了解,對社會和事物的觀察、思考和知識積累的程度??荚噧热萆婕敖荒陙韲H、國內發生的重大時事,以及歷史、文化、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常識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相關制度。主要測查應試者對《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認識了解。

《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考試大綱

第一章 教育政策法規

第一節 國家教育政策法規

一、教育政策與教育法規

教育政策的含義,教育法規的含義,教育政策與教育法規的關系,教育法的淵源、教育政策的體系。

二、國家教育政策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內容(教育基本制度、教師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內容(教師法律地位、教師的權利義務、國家教師管理法律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義務教育概述(義務教育的含義與特征、義務教育的原則),主要內容(學生、學校、教師、教育教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內容(高等教育概述、高等教育基本制度、高等學校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高等學校的學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內容(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則、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立法宗旨,主要內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立法宗旨,主要內容(學生傷害事故的含義,學生傷害事故處理的原則,學校責任事故情形,學校無責任事故情形,學生或監護人責任事故情形,事故處理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立法宗旨,主要內容(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的實施、職業教育的保障條件)。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戰略目標和戰略主題、各類教育的發展任務、教育體制改革、保障措施。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

第二節 地方教育政策法規

一、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

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的基本原則。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學生入學年限、學生入學制度、學生入學保障。

學校。學校布局規劃、學校配置管理、教學資源分配、學校內外部安全。

教師。教師職責、教師編制制度、教師交流制度、教師優惠政策、教師免費培訓制度、教育教學研究制度、教師評價制度。

教育教學。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制度、素質教育、安全教育、綜合評價體系。

法律責任。

二、重慶市中長期城鄉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背景。成就、問題與機遇。

指導思想。

重大戰略。優先發展戰略、統籌城鄉戰略、質量提升戰略、開放創新戰略、全面教育戰略。

基本理念和目標。

優化城鄉教育格局。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調整學校布局結構、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發展措施。積極普及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升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加快發展繼續教育、加強民族教育和繼續教育。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改革人才培養制度、改革考試招生評價制度、建立健全現代學校制度、改革辦學體制、改革管理體制、擴大教育開放。

加大教育保障力度。加強組織領導、保障經費投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育信息化、推進依法治教、實施教育重大工程。

第三節 教育政策法規的實施

一、教育政策法規的實施的概念

教育政策執行,是將教育政策內容轉變為教育現實的過程。

教育法的實施,是指教育法在現實社會中的實現。教育法實施的方式分為教育法的適用和教育法的遵守。

二、教育政策法規實施現狀

教育政策法規實施的成就。教育投入比例增大、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兩基”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推進教師專業化和教師隊伍建設規范化取得實效。

教育政策法規實施的問題。教育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問題、教育法規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三、教育政策法規實施措施

教育政策執行問題的解決措施。

教育法實施問題的解決措施。

四、教育政策法規實施評估

教育政策評估。教育政策評估的概念、教育政策評估的特征、教育政策評估的作用、教育政策評估的方法、教育政策評估的改進方向。

教育法的監督。教育法的監督的含義、教育法監督的作用、教育法監督的類型。

第二章 教育基礎理論

第一節 教育目的與教育規律

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定義、教育目的的結構與類型、教育目的的特點、教育目的的功能、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及原則。

教育目的理論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個人全面發展”的學說是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論依據。

我國的教育目的。我國的教育目的規定、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二、教育規律

教育規律的概念。教育規律同規律一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物(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的本質性聯系,以及事物(教育)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就是教育現象同其他社會現象或教育現象內部各結構要素之間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間的內在聯系。

教育與人的關系??山绦院腿诵耘c教育,人類的可教性、人性與教育。身心發展特征與教育,人類普遍特征與教育、人類特殊特征與教育。

教育與社會。社會要素與教育(第三節詳講)。社會發展與教育發展,現代化與教育發展、信息化與教育信息化、知識經濟與教育改革、可持續發展與教育改革。

第二節 教師與學生

一、教師

教師勞動的特點。勞動對象的復雜性、勞動手段的主體性、勞動過程的創造性、勞動方式的個體性、勞動成果的長效性。

教師的工作價值與角色扮演。教師的工作價值、教師的角色扮演。

教師的素養及其培養?,F代教師的素養、教師素養的培養。

二、學生

學生的本質特點。

學生的地位。學生的社會地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

學生的發展。學生發展的含義、學生發展的一般規律。

三、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師生關系的概念、師生關系的表現形式、師生關系的建立和發展。

第三節 教育與發展

一、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概述。人的全面發展的定義、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

影響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因素。遺傳素質、環境、教育的主導作用。

學校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的主導作用。學校教育有專門化特點、學校教育主導作用有效發揮的條件。

二、教育與社會發展

教育的社會制約性。生產力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文化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科學技術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人口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的經濟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與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關系。教育發展是人才發展的先決條件。經濟發展是人才發展的必然結果。正規教育發展中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

第四節 德育的實施

一、學生思想品德的特點

幼兒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特點。

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特點。

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特點。

二、德育的基本原則

方向性與現實性相結合的原則。

知行統一原則。

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原則。

嚴格要求與尊重理解相結合。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教育的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三、德育的實施途徑

德育途徑指在特定的時間、空間開展德育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包括課程、團隊活動、校園文化、校外教育機構組織的校外活動、大眾媒體。

四、德育方法及運用

說服教育法。含義、運用。

榜樣教育法。含義、運用。

陶冶教育法。含義、運用。

自我修養法。含義、運用。

學校心理咨詢法。含義、運用。

品德評價法。含義、運用。

五、德育方法的創新探索

德育方法創新的基本思路。

現代德育方法的創新。

第五節 課程與教學

一、課程

課程的概述。課程的概念。課程類型,正規課程和非正規課程。中小學課程的表現形式: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教學參考書。

課程設計。課程設計的概念、課程設計的形式: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科書。

課程改革。影響課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處理好的問題、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

二、教學

教學的概述。教學的定義、教學的主要作用、教學的任務。

教學過程理論的發展。古代教學過程的萌芽、近代教學過程理論的形成、現代教學過程理論的發展。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本質的爭論、教學過程中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概念、當代國外主要教學模式、當代我國主要教學模式。

教學原則。教學原則的概念、教學原則確立的依據、教學原則的運用。

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概念、教學方法的意義、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常用的教學方法。

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組織形式的發展、我國現行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組織形式的發展趨勢。

教師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教學評價。教學評價的含義及功能、教學評價的分類、現代教學評價的改革。

第六節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的定義。班主任是指受學校校長的委托,為學校班集體設置的專門負責該班教育和管理的教師。

班主任工作的意義。

二、班集體的培養

班集體的概述。班集體的概念、培養班集體的意義、班集體形成的標志。

培養班集體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職責和任務

班主任工作的職責。調查研究學生情況。組織管理班集體。教育指導學生全面發展。協調各方面教育力量,溝通各種渠道。定好班主任計劃。

班主任工作的任務。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班主任工作的具體任務。

班主任工作的特點和方法。班主任的工作特點、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及方法。

第七節 課外校外教育活動

一、課外校外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課外校外教育活動的概念。課外教育活動指學校在課堂教學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開展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和教育工作,如課外活動、團隊活動等。校外教育活動指校外教育機關或社會團體、家庭,有目的、有計劃地在校外組織學生開展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和教育工作,如少年宮、藝術館以及業余體校等舉辦的活動和家庭教育活動等。

課外校外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二、課外校外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

群眾性活動。

小組活動。

個人活動。

三、課外校外教育活動實施途徑

課外校外教育活動實施原則。

課外校外教育活動組織管理體系。

課外校外教育活動實施特點和評估管理。

第三章 教育心理學基礎

第一節 學生心理

一、學生的認知發展

認知的概念。認知是個體認識客觀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動。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認知活動按照一定的關系組成一定的功能系統,從而實現對個體認識活動的調節作用。在個體與環境的作用過程中,個體認知的功能系統不斷發展,并趨于完善。

認知的要素。認知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要素。

認知方式的概念。認知方式指個體感知、理解、記憶、思維、問題解決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認知方式類型: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沖動型和沉思型,深層加工型和表層加工型。

認知發展的影響因素。

認知發展理論: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維果茨基的文化歷史發展理論。

二、學生的情感發展

情感的概念。情感是個體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

情緒和情感的關系。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于個體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于社會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

情感的要素。情感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概念和自尊等要素。

三、學生的人格發展

人格的概念。人格又稱個性,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并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征。

人格發展階段理論。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影響人格發展的社會因素。

人格發展差異。人格發展差異主要表現在氣質差異和性格差異上。

四、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的標準是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全的自我意識,健康的情緒體驗與自我調控,對現實的有效知覺等。

學生容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癥、抑郁癥、強迫癥、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等。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物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和個體心理因素。

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防治措施。一方面采用心理輔導;另一方面通過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滲透影響學生的行為,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原則、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個別化對待原則和整體性發展原則。

第二節 教師心理

一、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教師的職業角色

1. 教師職業生涯規劃

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概念。指教師從自身優勢和特點出發,根據時代、社會的要求和所在學校共同愿景做出的能促進教師有計劃地可持續發展的預期性、系統性的自我設計和安排。

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增加工作動力,獲得成就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成自我實現,做出更大貢獻;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有效應對社會競爭壓力。

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因素。

教師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教師的職業倦怠。

2.教師的職業角色

教師的職業角色則是教師在社會群體中的地位和身份,包括社會對教師個人行為模式的期望和教師對自己應有行為的認識。

教師職業角色的構成。教師職業角色包括社會角色和育人者角色,社會角色如社會代表者、社會道德實踐者、人類文明建設者;育人者角色如父母的代理人、知識傳授者、課堂管理者、班集體領導者和人際關系協調者。

教師職業角色的形成。教師職業角色的形成需要教師遵循相關職業角色規范和扮演好教師職業應有角色。

影響教師職業角色形成的因素。

教師角色意識的形成階段。角色認知。角色認同。角色信念。

教師職業活動的構成。教師職業活動包括內容結構和形式結構,內容結構包含教育教學活動、科研活動和人際交往活動,形式結構包含教師職業活動設計、教師職業活動組織和教師職業活動效能結構。

二、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師的專業成長概念。它是教師在整個教學生涯中,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表現專業道德,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

教師專業成長階段理論。

教師專業成長的構成要素。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情意。

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新教師的入職輔導;教師的在職培訓,包括教師發展學校、校本培訓、反思性教學和教師行動研究。

三、教師心理素質

1.教師心理素質

教師心理素質的含義。它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實踐中生成和積淀的社會文化素養、教育專業才能和人格心理品質。

教師心理素質的結構。包括一般心理素質和職業心理素質。

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含義。它是教師職業所要求的、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

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結構。包括職業意識、職業知識和技能、教育能力。

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特征。穩定性、基礎性、綜合性和發展性。

教師職業心理素質的培訓模式。校本培訓模式和專業發展學校培訓模式。

2.教師的人格品質

教師的人格品質概念。它指教師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表現出的一種獨特的行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緒反應特征。

教師的人格品質影響因素。

教師的人格問題與調試。

3.教師職業認同的概念。

職業認同概念。指一個人從內心認為自己從事的職業有價值、有意義,并能從中找到樂趣。

教師的職業認同概念。指教師對教育、教師職業和教師自身的一種動態建構的過程,是教師自身與教師職業持續作用的結果。

教師的職業認同要素。職業認識、職業意志、職業技能、職業情感、職業期望、職業價值觀等。

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

4.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概念。自我意識是主體對其自身的意識,是主體覺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歷程。自我意識也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

自我意識的結構與類型。

自我意識的作用。自我意識是衡量個性成熟水平的標志,是整合、統一個性各個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動個性發展的內部動因。

提高自我意識的途徑。他人觀察與自我觀察、外部評價與自我評價、對自身活動結果的反思

5.情緒表達概念

情緒表達概念。情緒表達指行為活動表露于外,從而顯現其心理感受,借以達到個體將其情緒經驗與外在溝通的目的。

情緒表達層次。向自我表達、向他人表達、向環境表達、升華表達。

6.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的概念。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的關系。

人際關系的結構。人際交往包括人際認知、人際情感、人際行為。

人際關系的類型。人際關系包括師生關系、教師間關系、教師與學校領導的關系、教師與家長的關系。

7.職業適應

職業適應的概念。職業適應指在積極的職業價值觀的指導下,所形成和維持的職業心態、職業能力、職業關系等與職業勞動及其環境之間的和諧狀態。

教師職業適應不良的表現和原因。如從業能力不足,角色轉換遲滯,缺乏協調的職業關系,職業價值觀和職業信念缺失。

8.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認同教師角色,熱愛教育工作;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全的自我意識;健康的情緒體驗與調控;意志堅強,具有教育獨立性;對教育積極進取。

教師心理健康的意義。

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條件。

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建構完善的心理調節機制;完善人格、保持平和心態、提高整體素質、體驗職業樂趣。

第三節 學習心理

一、學習理論

1.學習基本概念

學習的含義。學習是作為個體的一種適應性活動,是在主客觀相互作用的基礎上,通過主體一系列的反映動作在內部構建調節行為的心理結構的過程。

學習的實質。學習是獲得和積累經驗的過程;學習可以通過行為變化表現出來;學習是一種適應活動。

學習的分類。

2.學習理論。

行為學習理論。經典性條件作用說,操作性條件作用說,社會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早期認知學習理論,布魯納認知發現說,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說,加涅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與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羅杰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多元智力理論。

二、學習動機的含義、理論、激發與培養

學習動機的含義。學習動機指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并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朝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動力傾向。

學習動機的基本構成要素。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

學習動機的分類。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直接性動機和間接性動機,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

學習動機的作用。定向、激發和維持、調節。

學習動機理論。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學習動機的人本理論,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

學習動機激發與培養。學習動機的培養包括成就動機的培養、成敗歸因訓練和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三、學習策略概念和結構

學習策略的概念。學習策略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有目的、有計劃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方案,它是學習過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調控技能的綜合。

學習策略的結構?;静呗院洼o助性策略。

掌握知識的策略。包括注意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復述策略、編碼與組織策略。

學習監控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視策略、調節策略。

四、分類學習

1.知識的學習

知識的含義。知識通常有兩種意義,一種指人類知識,即經常以書籍、計算機或其他載體來儲存,構成人類所具有的信息總和;另一種指個體知識,即個體的頭腦中所具有的信息總和。

知識的類型。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知識的建構。陳述性知識建構的基本機制是同化,程序性知識建構的基本機制是產生式。

知識的理解。

錯誤概念的轉變。

知識的整合與應用。

知識的遷移。

2.技能的學習。

技能的含義。技能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一種合法則的活動方式。它是一種活動方式,區別于程序性知識。

技能的類型。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技能的形成和培養。

3.問題解決與創造性學習

問題的含義。它是給定信息與目標之間的某些障礙。分為結構良好問題和結構不良問題。

問題解決的含義。問題解決指由問題引發,運用一定的知識和認知策略解決疑難的過程,或運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掃除障礙,從而將初始狀態轉化為目標狀態,產生新答案的過程。

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理解和表征階段;尋求解答階段;嘗試解答階段;評價反思階段。

問題解決的影響因素。有關的知識經驗,個體的智力與動機,問題情境與表征方式,思維定勢與功能固著,原型啟發與醞釀效應。

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創造性學習。

創造性的含義。能力觀、過程觀、人格觀、創造性產品觀。

創造性的基本結構。創造性認知品質、創造性人格品質和創造性適應品質。

創造性學習的培養措施。

第四章 教師職業素養

第一節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含義和基本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含義。教師職業道德規是教師處理教育教學活動中各種關系、矛盾行為的準則,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依法執教,廉潔從教;注重禮儀,遵守公德;尊敬家長,團結協作;熱愛學生,嚴謹治學;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結構、特點、功能、基本原則和評價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結構。教師職業理想,教師職業責任,教師職業態度,教師職業紀律,教師職業技能,教師職業良心,教師職業作風。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特點。使用的針對性,要求的雙重性(教師和育人),內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樣性(示范性),行為的典型性,影響的廣泛和深遠性。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功能。對教師工作的促進功能,對教育對象的教育功能,對社會文明的示范功能,對教師修養的引導功能。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基本原則的含義。它是一定階級和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調節和評價一切道德行為的根本準則。基本原則包括教書育人原則、樂政勤業原則、人格示范原則和依法從教原則。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評價方式。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

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培養的含義和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培養的含義。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培養是道德教育、道德修養和道德內化的活動,它是通過外部教育督促和個人努力,將外在職業道德規范內化為教師個人道德品質并付諸行動的活動。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培養的內容。包括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和教師職業道德內化。

四、進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培養的原因

進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培養的原因。之所以對教師進行職業道德規范的培養,是教育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的國家需要,是教師實現自身價值、完善人格的需要,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目前我國教師職業道德現狀。教師對自身職業的低認同與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高要求之間的矛盾,有些教師公平民主觀念的缺乏與學生渴望受尊重的矛盾,教師為人師表的示范作用與實際言行的失范矛盾。

我國教師職業道德培養存在的問題。在職教師的職業道德培養不受重視,教師崗前職業道德培養沒有形成成效的模式。

五、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培養的任務和途徑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培養的任務。提高職業道德認識,陶冶教師職業道德情感,磨練教師職業道德意志,確立教師職業道德信念,培養教師職業道德習慣。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培養途徑和意義。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培養途徑主要是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這是培養教師社會主義師德品質重要環節,是糾正不良教風、校風有力手段,也是加強教師隊伍的迫切需要。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特點。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特點有:職業針對性、自教互教性、同時多端性和漸進重復性。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主要方法包括:說理疏導法,榜樣教育法,對比教育法,個別教育法和實踐鍛煉法。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主要分為職前和職后兩個環節。

第二節 教師專業標準與素養結構

一、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

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含義。

二、基本內容

(一)專業理念與師德

職業理解與認識;對學生的態度和行為;對學生的態度和行為;教育教學態度和行為;個人修養與行為。

(二)專業知識

學生發展的知識;學科知識;教育教學知識;通識性知識。

(三)專業能力

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班級管理與教育活動;教育教學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

三、教師素養內容和特點

教師素養的內容。教師素養指教師的修養,包括教師思想素養、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和身心素養。

教師素養的特點。整體性、穩定性、普遍性、社會性和自覺性。

四、教師的能力素養

教師能力素養的基本結構。教師的能力素養包括基礎能力素養、職業能力素養和育人能力素養。

教師的基礎能力素養基本結構。教師基礎能力素養包括迅速而準確、細致而深入、全面而客觀的智能素養—觀察能力,具有敏捷性、廣闊性、深刻性、條理性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豐富、合理、新穎的想象能力,準確、迅速、持久、系統的記憶能力,言語能力素養和教師體語能力。

教師的職業能力素養基本結構。教師的職業能力素養包括教學能力素養、課堂管理能力素養和課堂施教能力素養。

教師育人能力素養基本結構。教師育人能力素養包括心理溝通能力素養、行為輔導能力素養、班級管理能力素養和教育科學能力素養。

五、教師的身心素養

教師的心理素養結構。教師的心理素養包括教師的認知素養、教師的情感素養和教師的意志素養。

教師的身體素養培養方式。

更多信息請查看重慶市教師招聘考試網

更多信息請查看重慶教師招聘考試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