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這一職業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素質,掌握時代最前沿的理論知識。本篇重點推薦當前社會10大熱點理論,供廣大考生參考。
一、三個代表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三個代表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
“八榮八恥”是胡錦濤總書記2006年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委員時提出來的。
“八榮八恥”的主要內容是: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八榮八恥”針對社會上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見利忘義、損公肥私、不講信用、欺騙欺詐等消極現象和社會公害提出來的。它引導人們擺正個人、集體、國家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競爭與協作、先富與共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關系。
大力提倡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打牢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當代青年,我們要明確“榮”是積極奮戰的目標,“恥”是防微杜漸的警鐘。知榮辱,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規范要求,更是一種精神動力。我們要不斷凈化心靈,才能腳跟站得正、脊梁挺得直。我們必須銘記“八榮八恥”,嚴于律己,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科學發展觀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歸結起來,就是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中,前提是全面,核心是協調,可持續是重要方面,以人為本是主題和靈魂,是貫穿其中的一根紅線。
四、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四位一體,有機統一的關系。三個文明建設為和諧社會提供了物質基礎、政治保障、精神支持,和諧社會又為三個文明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和諧社會與小康社會的關系:是一鳥雙翅的關系。小康社會主要指經濟上的目標,和諧社會是指除了經濟以外的社會目標。經濟和社會是互為前提的,是動態的和諧。
五、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為進一步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所提出的新理念,包括20字的基本要求:“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0字的要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說到底,概括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內涵和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包括全面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是黨在農村工作的總體布局。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要做到四個“創新”。即思維和觀念創新、體制和機制創新、組織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同時,一定要注意避免片面追求政績,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陷入形式主義,勞民傷財的誤區;一定要注意避免因傳統生產方式及其觀念的影響,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陷入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誤區;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成本高代價高污染的舊的工業化發展模式,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陷入破壞生態、破壞文化、破壞環境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