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論文:五行與中國傳統文化(1)
來源:易賢網 閱讀:1501 次 日期:2015-05-22 15:50:20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國學論文:五行與中國傳統文化(1)”,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內容。五行學說肇始于夏商之際,完善于春秋戰國,影響持續至當今社會。它雖隸屬于中國古代自然哲學的范疇,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卻廣泛地滲透到中國的社會制度、思想文化、自然科學與語言文字等各個領域。龐樸《稂莠集》認為:陰陽五行“迷漫于意識的各個領域,深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果不明白陰陽五行圖式,幾乎就無法理解中國的文化”。因此,探討五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具有追本溯源的意義。

古人認為,萬物由五種相關的基本物質構成,這就是五行

最早記載“五行”學說的是夏商時期的《尚書·洪范》,其上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革,最早出現在金文,用刀剝獸皮之意。后指剝下的獸皮。如馬革裹尸、皮革等。由革組成的字,如靴、鞋、鞭等多由獸皮作成),土爰(引出)稼穡。潤下作咸,(水為咸,因鹽出自海水);炎上作苦,(火為苦,因火焚物變焦,則現苦味);曲直作酸,(木主酸味,凡木結之果實,初皆為酸味,尤其是中原地區);從革作辛,(金為辛味,‘辛’的甲骨文字形為,本指平頭刀具,與‘革’近,延伸指辛辣之味),稼穡作甘,(土為甘,土所生作物之百谷、瓜果,其味皆甘)?!边@里不僅提到了構成萬物的五種基本物質,還介紹了它們所具有的特點以及與之相聯系的五種味道。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