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龍潭中學初一年級全部4個班的新生,將到廣渠門中學與那里10個班的新生一起上課。并且,所有14個班的學生將被統一編班、平行分班,師資將以廣渠門中學為主,統一選拔優秀教師擔任。龍中是普中,而廣中是優中,這近鄰兩校的合作,是東城區14對一體化管理的“深度聯盟校”中的一對,也是北京力推的“新教育地圖”之一。
從十八屆三中全會“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要求,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談“深化改革,促進教育公平”,都在告訴我們,破解義務教育擇校難,必須讓固化的師資真正流動起來,促動基本公共服務均衡發展。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育不公平會產生一系列的消極影響。就學生個人而言,很多學生因為劃學區而不能進入重點學校,得不到優質的教學設備和教師資源,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求學路,影響了學生吸取知識積極性。對學生家庭而言,父母對子女寄以殷厚期望,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因此孩子能否進入重點學校對一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對于學校而言,重點學校不論是教學設施還是教師資源都遠遠優于普通學校,各省和地市給予重點學校的關注也高于普通學校。就國家而言,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育不公平,嚴重影響我國人才的培養。
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頂梁柱,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基,教育不公平嚴重影響青少年的成長,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當然,這種均衡不等于簡單的“削峰填谷”,而是讓校長、教師從“學校人”變成“公共人”,在更為廣闊的格局中流動起來,彌補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教育鴻溝。國家和各地方應該加大對普通學校的關注,注重培養優秀教師,教師是教育資源中的核心資源,只有優秀教師資源豐富,才能做到同等的接受知識和教育。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