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一、參考書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編:《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3.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二、考核內容
一、教育學概述
考核內容:
(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二)教育學的研究任務
(三)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1.萌芽階段
2.獨立階段
3.發展階段
考核要求:
1.準確識記與本部分相關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教育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二、教育的概念
考核內容:
(一)教育的制的規定性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歷史形態
考核要求:
1.準確識記本部分的概念和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與本部分有關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三、教育與人的發展
考核內容:
(一)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對教育的制約
1.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特點
發展的順序性;發展的階段性;發展的差異性;發展的不平衡性能性。
2.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教育的制約
(二)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
1.關于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因素的主要觀點
單因素論與多因素論;內發論與外鑠論;內因與外因交互作用論。
2.遺傳素質及其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3.環境及其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三)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考核要求:
1.準確識記本部分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與本部分有關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四、教育與社會發展
考核內容:
(一)關于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
教育獨立論;教育萬能論;
(二)教育的社會制約性
1.生產力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2.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3.文化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4.科學技術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5.人口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三)教育的社會功能
1.教育的經濟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當代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與挑戰
現代化與教育變革;
全球化與教育變革;
知識經濟與教育變革;
信息社會與教育變革;
多元文化與教育變革。
考核要求:
1.準確識記本部分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本部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與本部分有關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五、教育目的
考核內容:
(一)教育目的及其社會制約性
1.教育目的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社會制約性
首先,教育目的是受生產力制約的。
其次,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產關系和以這種生產關系為基礎的政治觀點.政治設施的制約。
再次,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制約。
(二)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
內在目的論,外在目的論;
教育準備生活說,教育適應生活說;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三)我國的教育目的
1.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點
培養“勞動者”或“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要求全面發展;
具有獨立個性
(四)全面發展教育的內容
1.德育;
2.智育;
3.體育;
4.美育;
5.勞動技術教育;
(五)普通中小學的性質與任務
性質:基礎教育。
任務:培養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他們學習做人和進一步接受專業(職業)教育打好基礎,為提高民族素質打好基礎。
考核要求:
1.確識記本部分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本部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與本部分有關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六、學校教育制度
考核內容:
(一)學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學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據
(三)現代學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趨勢
1.加強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提早入學年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遍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綜合化
4.高等教育的大眾化
5.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考核要求:
1.準確識記本部分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本部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與本部分有關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七、課程
考核內容:
(一)課程與課程理論
1.課程的概念
課程的定義;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2.課程理論及主要流派
經驗主義課程理論;學科中心主義課程理論;社會改造主義課程理論;存在主義課程理論、后現代主義課程理論;
(二)課程類型
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綜合課程與核心課程;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
(三)課程內容
1.課程標準
2.教材
3.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的取向;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
4.課程評價的含義;課程評價的功能;課程評價的主要范圍。
(四)課程改革
1.影響課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學生發展。
2.世界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3.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考核要求:
1.準確識記本部分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本部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與本部分有關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八、教學
考核內容:
(一)教學概述
1.教學的概念
教學的定義;
教學與教育、智育、上課的區別與聯系。
2.教學的主要作用與任務
(二)教學理論及其主要流派
1.教學理論概述
學習理論及其與教學理論的關系;教學理論與課程理論的關系;教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2.當代主要教學理論流派
行為主義教學理論;認知主義教學理論;人本主義教學理論。
(三)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概念;
教學設計的特征;
教學設計的依據;
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與方法;
(四)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概述
教學模式的概念;教學模式的特點;教學模式的結構。
2.當代國外主要教學模式
程序教學模式;發現教學模式;掌握學習教學模式;暗示教學模式;范例教學模式.非指導性教學模式。
3.當代我國主要教學模式
(五)教學原則
1.教學原則的概念及確立依據
2.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系統性原則;鞏固性原則;量力性原則;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的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因材施教原則。
(六)教學組織形式
1.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發展。
2.班級授課制
3.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
(七)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演示法;練習法;參觀法;自學輔導法。
(八)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考評。
(九)教學評價及其改革
1.教學評價的含義及其功能
2.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3.學業成就評價
4.教學評價的改革
考核要求:
1.準確識記本部分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本部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與本部分相關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九、德育
考核內容:
(一)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
2.德育的任務
(二)我國學校德育的基本內容
(三)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四)德育原則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知行統一;正面引導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發揮積極因素與克服消極因素相結合;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照顧年齡特點與照顧個別特點相結合;教育影響的一致性;教育影響的連續性。
(五)德育方法
說服教育;情感陶冶;實踐鍛煉;自我教育;榜樣示范;品德評價。
(六)德育途徑
直接的道德教學;間接的道德教育。
(七)德育模式
道德認知發展模式;體諒模式;價值澄清模式;社會學習模式;集體教育模式。
考核要求:
1.準確識記本部分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本部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與本部分有關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十、教師與學生
考核內容:
(一)教師
1.教師的概念
2.教師勞動的特點
3.教師勞動的價值
5.教師的素養
6.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途徑
(二)學生
1.學生的本質特點
2.學生發展的含義及一般規律
(三)師生關系
1.師生關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2.師生關系的類型
3.影響師生管理的因素
4.理想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征
5.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策略
考核要求:
1.準確識記本部分的基本知識。
2.正確理解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與本部分有關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更多信息請查看甘肅省事業單位招聘網